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微信 查看内容

中国建筑师崛起 传统文化构筑未来

2014-6-19 09:44|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76| 评论: 0

摘要: 在“中国当代十大建筑”的颁奖典礼上,骏豪·中央公园广场、中国尊、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等建筑的当选让中国新锐建筑师开始崭露头角;而在当天的论坛上,任庆英的“鸟巢是中外建筑师共同合作的建筑”更是让人们对中国建 ...

     在中国当代十大建筑的颁奖典礼上,骏豪·中央公园广场、中国尊、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等建筑的当选让中国新锐建筑师开始崭露头角;而在当天的论坛,任庆英的鸟巢是中外建筑师共同合作的建筑更是让人们对中国建筑师有了全新的认识。

  以往,中国的地标建筑很少见到中国建筑师的身影,多由外国建筑师设计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城市2006年以来建成投入使用的地标性建筑,总共19座,其中15座的主设计师来自国外。对此国内争议不断,吴晨发出了外国的建筑师将中国作为建筑的实验场的声音,在外国不可能建造的都在中国变成了现实,例如鸟巢

  但事实上,鸟巢并不是像外界所理解的由瑞士知名建筑师设计,据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任庆英介绍,鸟巢项目整个方案的创作到后期的设计中标,中国建筑师李兴刚一直参与其中,可谓是中外联合的产物。

  中国建筑师已经设计出了很多有代表性的建筑,其地位也不断提高。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当代十大建筑的评选中,中国建筑师设计的骏豪·中央公园广场、中国尊、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在网络票选中高票通过且最终当选,而由荷兰建筑师库哈斯设计的央视大楼却落选了。

  在得到国内认可与肯定的同时,中国建筑师也不断跻身国际建筑舞台。王澍获得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建筑奖、马岩松设计的梦露大厦是中国建筑师首次在公开的国际竞赛中赢得设计权,与此同时,马岩松又参加了2014年威尼斯双年展。

  中国建筑师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建筑师致力于将传统文化运用到当代建筑的结果,实践着中国建筑的本土化和传统建筑的现代化;正如评论所言,中国建筑师能够走出国门,获得国内外认同,是由于他们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建筑潮流相融合。

  如中国建筑师马岩松设计的骏豪·中央公园广场,其设计理念中就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借鉴,在保留了传统文化底蕴的同时也展现了国际化的设计。据了解,马岩松设计的骏豪·中央公园广场摒弃了外国超高层建筑的理念,结合朝阳公园这一地理特征,把中国城市传统的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结合的理念运用到现代建筑,运用到未来的高密度城市中,实现了天人合一。马岩松说:提出城市山水的概念,就是希望在现代化的城市必须要有高楼大厦,在人们不可能住园林的情况下,能在城市中实现传统的山水意境

  当代十大建筑评委会主席王明贤评论称,以城市山水为理念的骏豪·中央公园广场,让它看到了中国当代建筑建筑师的崛起以及中国建筑的希望。

  中国的建筑师无论是设计水平、还是建造能力,已经不落后于西方,甚至有的地方是领先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任庆英说。中国建筑师的设计,不仅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更展现出了一种人文的城市环境。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