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计划2.3亿打造市区第一个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效果图 龙岩市区第一个湿地公园初具规模。明年,不走出山城,龙岩市民就能游走湿地,听滔滔水声,赏鸟语花香。 昨日,导报记者从龙岩市园林局了解到,计划斥资2.3亿元、占地180亩打造的石锣鼓湿地公园,主体工程建设已基本建成。 恢复石锣湖原貌 龙岩市民小廖,酷爱湿地游,每年的秋末,他都要驱车,到福州的长乐湿地保护区,去寻觅鸟类踪迹。小廖说,去湿地观鸟,只是一个“借口”,走出山城龙岩,到湿地练练“肺活量”,才是最大乐趣。 这个湿地公园占地180亩,位于龙岩市区龙津河畔,以龙岩古老的石锣鼓传说为背景,取名石锣鼓湿地公园。石锣鼓公园是一个集历史文化传承、市民休闲健身、生态湿地保护于一体的城市公益性公园。 昨日,导报记者在公园施工现场看到,目前公园的两个“石锣”、“石鼓”,已经呈现出来,但是公园内,还是干涸一片,难觅“湿地”。山城如何打造城市湿地公园? 建设科负责人说,石锣鼓所在的地方,原本是一个古河道——— 石锣湖,紧邻龙津河,后来,因为城市建设,龙津河改道,石锣湖枯竭。此次,打造石锣鼓湿地公园,正是要把龙津河的水引进来,重新让石锣湖呈现,然后,通过人工布景,打造湿地公园。 四季有“花花世界” 龙岩石锣鼓湿地公园如何布景?龙岩园林局建设科负责人说,公园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还原古河道的基础上,以湿地保护、湿地展示为主要内容,以科普教育、滨水休闲为主要功能,以湿地植物、景观为特色,湖中筑岛,形成湖、溪共生的生态水环境。 公园的主题特色分为四大部分:空间特色以石锣湖为中心,龙津河为重点,湖、溪共生;园中建筑风格,主要以龙岩民居建筑风格为基础;文化特色,为石锣鼓传说的继承、发展、现代演绎;植物特色,种植动物食源植物和鸟嗜植物,饲养水禽和观赏鱼。 此外,在景区绿化上,公园划分为4大区域,分别为:溪流保护区、湿地缓冲区、湿地展示区、湿地科普区。据相关负责人介绍,4个区域的绿化植被层次分明,外围以乔木为主,隔离尘嚣;里头以复合型、多层次的植物生态群落为主要构架。到时,游客就会感觉置身一个“花花世界”。 公园完工后是啥样子?工地一名工人为导报记者勾勒出公园 “线路图”。他说,一进公园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将是石锣湖,沿着湖边栈道前行,有水花园、亲水木平台、醉花涧,如果你有兴致,可继续前行,登上一个生态净化岛,深呼吸一口,沁人心脾。 据悉,石锣鼓湿地公园今年8月开工,预计明年可完全竣工,到时将免费向市民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