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景观 查看内容

让主题公园回归文化

2011-9-9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29| 评论: 0

摘要: 日前,三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叫停各地自建主题公园”的通知,要求在国家规范发展主题公园的具体措施出台前,各地一律不得批准建设新的主题公园项目。同时,已经办理审批手续但尚未动工建设的项目,也不得开工建设。 ...

日前,三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叫停各地自建主题公园”的通知,要求在国家规范发展主题公园的具体措施出台前,各地一律不得批准建设新的主题公园项目。同时,已经办理审批手续但尚未动工建设的项目,也不得开工建设。

项目规划(或实际)总占地面积在300亩以上或规划(或实际)总投资在5亿元以上的一律停建,主题公园建设需由国务院审批。

主题公园这几年在我国的发展可谓风风火火。仅以安徽为例,芜湖的“方特欢乐世界”取得成功之后,其他城市纷纷效仿。据报道,六安、淮南等市规划和在建的主题公园项目,大概投资额已经超过百亿元。更有数据称,全国目前大概有1500亿元资金被捆绑在2500多个主题公园上。

繁荣的数据,却摆脱不了主题公园背离文化本质的质疑。作为一个现代文化创意产业类项目,主题公园围绕着一个或几个主题下,运用科技手段打造一系列有特别环境和气氛的项目以吸引游客。

可见,主题公园的运作,主题是公园的文化与灵魂。以迪斯尼乐园为例,从建筑风格到游戏内容,从文化巡演到各种展出,都是建立在其卡通故事及人物的基础之上,“可以做一场美梦、可以不想长大也不愿长大……”这样的主题让多少人心生向往。

然而国内的主题公园,往往是跟风的产物,落地之前缺乏足够的文化土壤,落地之后少了一份文化底蕴,吸引顾客的大多是高科技的新鲜劲,或是宣传的噱头,这些恐怕很难吸引回头客。目前我国已经运营的主题公园中,70%处于亏损状态、20%投入与收益持平,仅有10%左右盈利,2/3以上无法收回投资。
乐此不疲投资主题公园的背后,恐怕并非是文化的吸引力,而是房地产开发的高额回报,是“跑马圈地”的贪婪目光。在这种背景下,国家部委出台禁令,念念“紧箍咒”显得非常必要,虽非治本之策,但这瓢冷水至少从某种程度上能够给主题公园热降降温。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