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湿地是地球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地带。在土壤浸泡于水中的特定环境下,湿地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是地球重要的生态系统。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让湿地享有“地球之肾”的美名。而由于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都离不开湿地,因此它也被称为“鸟类的乐园”。 为充分展现园林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之美,园博园在园区西入口下方,也就是龙景湖大坝的下游规划出了一片占地350亩的“候鸟湿地”。这片湿地被园博园中的企业园、国际展园、现代展园及大坝上的“风雨廊桥”环抱。整个湿地种植的植物,以芦苇、巴茅、水杉、池杉等典型湿地植物为主。内置景观“过水坝”、“欢乐鱼塘”、“梯田花海”、“观鸟平台”等。 纵览整个“候鸟湿地”,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一路走来,茂密的水杉林、典雅的观景亭、蜿蜒的林荫路、长长的木栈道让人流连往返。幽幽的芦苇香令人心旷神怡。经湿地过滤后流向下游的水清澈见底,候鸟湿地堪称“园博园之肾”。 园博园“候鸟湿地”工程已经完工。有野鸡,野鸭子、鲶鱼等各种野生动物在这里落户。前不久,园博园的建设者们还在湿地发现了野生锦鸡、甲鱼等动物的踪迹。未来,“候鸟湿地”还将引白鹭筑巢。 开园之后,游客可以通过龙景湖大坝上的风雨廊桥,直接进入湿地游玩。如果幸运,可以与野生动物零距离接触。 卧龙石景区--立龙石之巅 赏园博美景 号称“龙石卧山崖,千影映绝壁”的卧龙石景区,是园博园”一轴两星“中的“两星”之一,是园博园重要景点。景区内天然巨石“卧龙石”,长约120米,宽约30米,面倾斜,相传曾有龙在此卧歇,故而得名。 卧龙石景区利用原生植被和卧龙石为主要展示景观,用生态绿化、草地石群分别对山体进行绿化和景观化处理,形成了一个园博园中的“园中园”。景区主要分为疏林草地石阵区、卧龙石区、生态树林区三大部分。 在三角形的山丘上,景区以原始卧龙石及石群为主要展示景观,同时用浮雕壁画、生态绿化、草地石群分别对三面山体进行景观化处理。游人拾级而上,形成“步移景异”的立面景观效果。 登卧龙石之巅的观景台远眺,疏林草地的石群大地景观,卧龙石的天成之妙,巴渝建筑的古典之美,尽收眼底。而景区之内宽敞的草坪、曲径通幽的寻山之路、九曲盘肠的登山栈道、一览众山小的山顶平台,更是添游客览园之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