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黑瞎子岛公园内栈道
2011年2月22日,中方声明,中俄两国政府已达成共识,将共同开发黑瞎子岛,将其建成友谊之岛、和谐之岛和自由之岛,成为互免签证区。两国决定,把生态保护放在最优先的地位;岛内发展的重点是生态休闲旅游及与旅游相关的服务行业。
目前,黑龙江省与俄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已经组建了黑瞎子岛保护与开放开发省州合作推进混委会,共同研究保护与开放开发黑瞎子岛的重大问题。黑瞎子岛在7月20日迎来了中国的第一批游客,给第一批游客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岛上令人震撼的原生态之美。细节之中可见端倪,以岛上的湿地公园为例,一条长约2公里的栈道穿行于湿地之间,每隔一段距离还有观景平台供游人停留,欣赏美景。记者了解到,栈道的修建从南方地区取经,采用浮桥固定的方式,不打桩,能更好地保持这里原来的面貌。
针对黑瞎子岛生态环境特征,岛内被划分为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旅游经贸区以及岛外开发区域。其中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约131平方公里,占岛内总面积的75%左右,包括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岛内旅游经贸区面积约40平方公里,占岛内总面积的25%左右,包括旅游、口岸服务、中俄友谊城、行政服务中心等。岛外开发区域包括,在上岛桥南岸引桥处适当位置辟建口岸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在乌苏镇建设乌苏镇景区和黑瞎子岛生活保障基地、旅游服务中心及其他城建、防洪等基础设施;在通江乡北侧建设抚远中俄沿边开放示范区;在浓江乡、浓桥镇东侧和乌苏镇、抓吉镇西侧,建设对俄出口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黑瞎子岛保护与开放开发的主要功能是生态保护、旅游休闲、商贸流通、口岸通道。省黑瞎子岛保护与开放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黑瞎子岛开发建设总指挥彭介林告诉记者,对黑瞎子岛优先实施生态保护,是开放开发的前提。按照系统工程的原理,不仅对此进行系统规划,而且将采取系统的保护措施;在遵循的原则中规定,要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把开发强度严格控制在生态环境承载之内,形成在保护中开发和在开发中保护的良性循环;在空间布局中,岛内75%左右的面积辟为湿地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的旅游经贸区面积控制在全岛总面积的25%左右;在岛内发展与生态保护相适应的旅游及旅游商贸等产业,加工项目不上岛,将开发建设寓于保护之中;生态环境保护执行高标准,大气环境质量规划目标为一级,水环境质量规划目标为二级,声环境质量规划目标为旅游经贸区二类、其他区域一类,生活污水处理率达100%,生活垃圾全部日清外运无害化处理,机动车尾气达标率为100%,建成区绿地率为40%,绿化覆盖率为60%;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包括建立完善的生态保护体系,推行绿色环保的开发模式,强力推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建立国际化的监管体系等等。
据了解,黑瞎子岛开发建设时间表早已设定。首先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对具备条件的旅游、口岸通道、经贸等项目同步推进建设;其次,突出发展生态休闲旅游,通过发展旅游,尽快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加快岛内岛外的开发建设;建立常年陆路口岸通道,发挥窗口和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对俄旅游经贸合作;创造条件,在条件成熟时,实施全岛开放,建设国际化旅游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