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修复元代古塔建筑 鲁迅故居门牌失踪不知所踪
近日,西四砖塔胡同的万松老人塔修葺一新。这座塔是砖塔胡同的地标,两年前开工维修,目前工程接近尾声,完工后将作为景点开放。同时居民发现,胡同内鲁迅故居的门牌不知所踪。
元代古塔修葺一新 昨日,当地居民说,原来这座古塔上很多砖块已风化,部分塔檐破损,破烂不堪。居民们回忆,2008年塔身被围起维修,目前已修葺一新。 “塔身和周边的配套房屋修葺差不多了,还有一些零散工作没完成。目前在整理这座塔的资料。”昨日,万松老人塔内仍有工人忙碌。施工方称,按原来计划,今年5月就可以完工,但对外开放还要推迟一段时间。完工后将作为景点开放。 门牌失踪原因不明 砖塔胡同除了历史悠久,近代也留下许多名人的足迹,鲁迅、张恨水及刘少奇等都曾在此居住。资料显示,1923年鲁迅与胞弟周作人反目后从八道湾搬到砖塔胡同84号,并在这里写下《祝福》等作品。 昨日,记者到砖塔胡同84号寻访鲁迅故居。84号的门牌已不知所踪。在居民指引下,记者找到84号院,门口用粉笔写着“砖塔胡同84号”。居民们称,原来84号院有一块红底白字的门牌。但被告知院子要改造后,这块牌子就失踪了。居民猜测,可能因为是鲁迅故居,门牌有收藏价值,被收藏者偷走了。也有居民认为可能是相关单位将其摘下保存。 胡同面临整体改造 84号院居民王女士说,她上世纪50年代就住在这个院子,经常有人慕名来寻访鲁迅故居。“日本友人最多,上世纪70年代,一对日本父子还和居民留影。”王女士称,虽然没了门牌,但鲁迅故居还是总吸引游客到来。 金融街街道砖塔胡同居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砖塔胡同面临改造,该工程是西城区整体规划。 昨日,西城区文委主任李征帆表示,砖塔胡同不会拆迁,目前正在进行微循环改造,以改善居住环境。根据历史记载,鲁迅曾在该胡同住过半年,84号院并没列入文保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