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今年续建37处公园绿地近期完工
核心提示 园林绿化的建设水平和发展状况,不仅是体现一个城市生态环境状况的主要标志,更是衡量一个城市和谐发展的重要指标。作为今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的重要的内容,我市要投资8亿元“继续打好城市建设战役,提升宜居水平”,特别是提升城市绿化水平,从而提高市民生活品质。记者昨日采访市市政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解读这个项目。 今年新建公园绿地164公顷 项目亮点:加快推进街道及重要节点综合整治,新建一批社区公园及绿地。 【解读】:至2010年底,全市公园绿地面积2807公顷,其中公园面积2031公顷,街头绿地776公顷,公园数量达66个,已经基本实现步行15分钟内就可到达公园绿地的目标。今年我市将加快推进各类公园和城市中心区绿地建设。新建、续建、改造公园绿地将达37处,面积232公顷,其中新建公园绿地164公顷、改造68公顷。 今年我市将继续加大社区公园的建设力度,新建、续建一批社区公园。除了要进一步完善灯塔公园、闽南之韵公园、高林社区公园、坂美社区公园外,岛内还要新建鹭江公园、缔元社区公园、穆厝社区公园等公园绿地。岛外海沧要新建翁角路带状公园、大屏山公园、彩虹公园,续建海沧湖公园、慈济北宫等公园;集美新建宁宝公园、四海东西城街心公园,续建环杏林湾带状公园等;同安新建卢戆章公园、清风园,续建颂园、梅山山地公园,改造双溪公园、溪边社区公园等;翔安新建扬帆公园、下潭尾湿地公园等。这些公园不仅配套有各种公园设施和园林景观,而且各有主题、各具特色,构建出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各区还将结合岛内旧城改造和岛外新城建设,因地制宜建设街旁小绿地、小游园、小街景等。 值得一提的是,岛内全程4.5公里的老铁路景观改造工程本月可望基本完成施工,成为一条供市民休闲、健身,并串联周边景点、步道的带状公园。这条南北向的闲置老铁路从文屏路至和平码头,按照文化架构分区,整条老铁路带状公园从北到南分为铁路文化区、民情生活区、风情体验区和都市休闲区四个区块。这四个分区各有不同的主题和内容,同时又相互统一、协调,共同彰显老铁路独有的魅力。 道路绿化景观改造工程全面启动 项目亮点:全面实施城市绿化、乡镇绿化、通道绿化、屏障绿化的“四绿”工程,提升厦门宜居水平。 【解读】:2010年初,省委省政府启动了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决定用三年时间,在全省大力实施以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为重点的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争取实现“一年一变化,三年大变样”的绿化目标。 “绿色城市”建设——今年我市计划新增园林绿地500公顷,改造提升200公顷。截至5月,我市已完成新增园林绿地372公顷,改造提升290公顷。今年我市还计划创建绿色军营21个、绿色校园25个、绿色开发区4个。 4月以来,厦门全面启动道路绿化景观改造,特别是整治我市的道路绿篱。淘汰了一些不适合作为道路绿化的植物,补种了红叶石楠、七里香、黄金榕、红花继木、金叶女贞等既美观又耐活的植物。截至4月底,全市完成绿篱改造提升155.87公顷(2338亩),基本完成全市近三分之一的绿篱改造提升任务。目前,园林绿化部门正在实施湖滨南路、湖滨北路等城市主要道路(节点)的彩化、美化,力争6月底完成。 “绿色村镇”建设——今年我市计划新创建绿色乡镇5个,分别为内厝、汀溪、新店、新民、后溪镇,计划新创建绿色村庄20个。 “绿色通道”建设——今年我市将完成高铁沿线厦门段的绿化景观建设,同时还将对沈海高速公路厦门段(48公里)两侧建设30米宽的绿化带,绿化面积约157公顷。 “绿色屏障”建设——今年全市生态风景林建设任务12344亩,目前已完成6906亩,占年计划的55.9%。 声音 市市政园林局副局长王伟军:增加和提升城市绿量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今年我市城市绿化建设更是点多面广:2万多亩非规划林地的建设、一批社区公园的新建续建、200处垂直绿化的建设、沈海高速公路厦门段两侧30米绿化带、厦安高速公路绿化带、滨海大道绿化景观带、下潭尾湿地公园、环杏林湾绿化景观带……这些项目都将大大增加城市的绿量,显著提升厦门的人居环境。 城市绿化在质量上也将有大幅度的提升。今年以来,市领导多次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展开现场调研,提出结合特区建设30周年的气氛布置和文明城市的创建,对道路绿篱全面提升改造,对岛内外主要道路和重要节点的绿化景观彩化、美化。目前改造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 今年除了居民生活区的绿化、彩化建设外,园林部门还将尝试对重要的中央商务区加强绿化建设,打造绿色办公区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