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景观 查看内容

沈阳9月开建滨河全民健身带

2011-5-31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70| 评论: 0

摘要: 为迎接 2013年9月开幕的“十二运”,沈阳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步伐迅速加快。根据沈阳市的规划,届时浑河两岸的旅游景观带将“变身”为开放式的滨河全民健身带。 5月29日,“十二运”沈阳赛区组委会场馆建设 部发 ...
为迎接2013年9月开幕的“十二运”,沈阳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步伐迅速加快。根据沈阳市的规划,届时浑河两岸的旅游景观带将“变身”为开放式的滨河全民健身带。
5月29日,“十二运”沈阳赛区组委会场馆建设
部发布消息,沈阳市建委已与市规划局目前正共同展开浑河滩地景观概念性规划方案设计的招标工作。预计9月浑河全民健身带开工建设,全运会前完成建设。
 “告别水泥地面”健身设施“标准化”
据介绍,浑河健身带的建设,将在进一步提升浑河两岸的生态环境、景观风貌、文体休闲、交通组织等综合功能基础上,重点为市民参与户外体育活动创造出丰富的休闲空间及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设施,使其建设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开放式滨河全民健身带。
浑河健身带设计范围为浑河长青桥至工农桥段的南北两岸。其中北岸设计范围为东起长青桥,西至工农桥,南到浑河,北至南二环路,长约8公里;南岸设计范围为东起长青桥,西至青年桥,南到滨堤路,北至浑河,长约4公里。南北两岸总用地面积为301.5公顷。
目前,浑河北岸五里河公园、沈水湾公园两座公园内有少量服务设施及活动场地,多数较为陈旧。南岸奥林匹克公园内有少量服务设施及活动场地。
上海体育学院教授、“十二运”沈阳赛区总督导刘清早认为,沈阳要把百姓从看台请到“运动场”,必须更多地建设一些开放性和大众化的健身活动设施。他告诉记者,浑河健身带的建设,应提高现有全民健身基础设施的标准,如“水泥地面应变为标准化场地,减少市民的运动损伤”。
对此,沈阳市有关部门表示,浑河健身带的建设,要在不影响浑河整体环境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健身活动场地,综合考虑新添设施及新增场地的实用性及景观性。
据介绍,未来的浑河健身带,将结合沈阳市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需求,依据浑河两侧的城市功能,着重发展以大众参与类活动为主,建立人性化、园林式的健身活动场地体系,满足市民的使用需求。结合户外活动的特点,一方面对原有运动设施进行提升完善,另一方面结合现在实际情况布置综合性的活动场地,使体育健身项目得到全面的提升。健身带活动场地主要包括: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毽球场、门球场、极限运动场、综合器械场、儿童游戏场等。
有咖啡屋有休息室公共服务设施以人为本
在刘清早看来,浑河健身带提升运动设施的同时,还应在相应的规划区域建设为百姓服务的设施,如场地周边要有饮水、便餐甚至洗浴的场所。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是建设浑河健身带的必然要求。沈阳市有关部门介绍,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规划要结合主要景观节点、运动场地及人流量做出合理配置。
根据相关规范控制要求,建立人性化的设施体系,并应充分考虑无障碍设计,满足多人群使用需求。各类相关设施应尽量统一集中设置,提高资源利用率。设施种类应包含管理、餐饮(临时性的水吧、咖啡屋、用餐房等)、问询、医疗、治安、卫生、休息、标识、防灾避难场地等。

根据规划设计要求,未来的浑河健身带,要在加强对现状植被保护与利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园林绿化植物景观。场地的布置要充分利用既有林下场地空间,减少对植被的破坏。设计要合理塑造空间关系,打造沿岸的滨水区风光带,创造格局清晰的景观秩序和视觉联系,保证城市空间界面的连续和变化,注重空间的交融与渗透。在合理尺度的控制下,形成标志、节点、界面、区域和视线通廊等景观体系。
完善道路交通体系,是建设浑河健身带的内容之一。有关部门提出,规划中应形成统一、连续的滨水步道、慢跑道、自行车道,构筑以人为本的内部交通体系。
在满足城市防洪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增加进出滩地通道,实现滩地的可达性。结合道路进出口、景观节点、服务设施等增设规模适当的停车场,形成功能完善的停车体系。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