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园林 查看内容

扬州:水岸绿化托出“滨水园林城”

2011-4-20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647| 评论: 0

摘要:   “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扬城的水岸绿化,自古名闻天下。记者昨了解到,近年来扬州传统的“河道绿化”上采用自然的“水岸绿化”模式,“滨水园林城市”的特点进一步彰显。   “桃红柳绿”是水 ...

  “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扬城的水岸绿化,自古名闻天下。记者昨了解到,近年来扬州传统的“河道绿化”上采用自然的“水岸绿化”模式,“滨水园林城市”的特点进一步彰显。

  “桃红柳绿”是水岸绿化典范

  4月扬城,新城河岸,垂柳依依,桃花绯红,“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柳枝倒映在河中,水也成了绿色,碧波荡漾;桃花倒映在河中,水也有了色彩。

  “‘桃红柳绿’自古以来便是扬州的特色。”市绿化养护管理处高级工程师孙桂平介绍,不只新城河,还有宝带河、二道河等,“扬州绝大多数河道基本都是这种绿化模式。”

  孙桂平认为,按照现代的说法,“桃红柳绿”绝对是水岸绿化的典范。“扬州虽然地处江北,但水系众多,而水岸绿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乡土树种柳树,特别耐水湿;桃树虽然不耐水湿,但扬州历来盛产桃花,而且多桃花精品名品,更换也很容易。”

  原扬州大学园艺与质保学院副教授何小弟介绍,随着历史发展,特别是到了现代,水岸绿化层次更加丰富,“像扬州引进的水杉、池杉等,也是特别耐水湿的树种,如瘦西湖长堤春柳和法海寺水域都有栽植。水杉、桃、柳等多种乔灌木组合的林地群植方法配置,留出风景透视线,形成高低起伏的林冠线。”

  水岸绿化,扬州独特风景线

  新城西区明月湖,芦苇丛丛,蒲草片片。再过一段时间,荷花冒尖,河面便会又多一道绿色。

  扬州水岸绿化优势还在于适生的植物特别多,除开柳树、水杉、水葱、水生鸢尾、金钟花、黄馨、迎春花等耐水湿的树种,还有传统水生植物如荷花、芦苇、蒲草等,这些植物的合理配置,构建了完整的适应水陆梯度变化的近自然的植物群落,体现水生、湿生、中生的植物分布的连续变化过程。

  孙桂平告诉记者,近年来,扬州还在原有植物种类的基础上,扩大种植水生植物的种类,如德国鸢尾、欧慈姑、芡实、黄花蔺、千屈菜、睡莲、莲蓬草、梭鱼草等。

  何小弟告诉记者,“水岸绿化”是今年来兴起的一种绿化模式,而扬州水岸绿化已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包括明月湖在内的很多地方如荷花池、古运河等,都已呈现水岸绿化的特点;而水岸绿化的作用,突出了植物与水体之间的立体空间效果以及保护了河道沿岸的自然生态,体现了滨水园林城市的特点。”

  特色水生花卉丰富色彩形态

  扬州的水岸绿化除了耐水湿的木本植物,还不乏特色的水生花卉,而水生花卉又分为4种形式,挺水型、浮叶型、漂浮型和沉水型。

  挺水型花卉的特点是植株高大,绝大多数有明显的茎叶之分,茎直立挺拔,仅基部沉于水中,根扎入泥中生长,上面大部分植株挺出水面。有些种类具有根状茎,或根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一般生长在靠近岸边的浅水处,如荷花、黄花鸢尾、欧慈姑、菖蒲、雨久花等。

  浮叶型的水生花卉,茎细弱不能直立,植株体内贮藏有大量的气体,叶片或植株能平稳地漂浮在水面上。如玉莲、睡莲、芡实等。生长于水体较深的地方,花大而美丽。

  漂浮型水生花卉,植物的根不生于泥中,植株漂浮在水面上,随着水流波浪四处漂泊,如大漂、凤眼莲等。

  沉水型水生花卉,整株植物沉没在水中,通气组织特别发达,利于在水下空气极为缺乏的环境中进行气体交换。如梭鱼草。

  何小弟认为,通过水生植物的种植以及堤边护坡植物的种植,形成了色彩形态丰富、季相变化明显、能有效遮挡固化驳岸的滨水景观。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