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景观 查看内容

“红楼”被人上房揭瓦?

2011-2-28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27| 评论: 0

摘要: 广州沙面国家级文物保护建筑怀疑遭窃 “红楼”是A级文物建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州沙面建筑群中的A级文物建筑“红楼”屋顶上的30块进口合金波纹瓦不翼而飞!   26日,沙面文物建筑立面 ...
广州沙面国家级文物保护建筑怀疑遭窃

“红楼”是A级文物建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州沙面建筑群中的A级文物建筑“红楼”屋顶上的30块进口合金波纹瓦不翼而飞!

  26日,沙面文物建筑立面整治工程负责人、广州大学教授汤国华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谈及如何巩固和发展亚运成果,汤国华提出,今后应逐步把加建在文物建筑屋顶上的临时建筑拆除,“不管它有没有房产证”。访谈中,汤国华透露了这样一件怪事:四年前,他主持沙面海关“红楼”(建于1908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A级文物建筑,因其外观为红顶、红墙,俗称“红楼”)大修工程,当时,在居民全部搬离、施工队即将进场的空当里,保安发现“红楼”屋顶上面积十余平方米、30块进口合金波纹瓦一夜之间突然失踪了!有关方面马上报警,随即在屋顶安装了闭路监控电视,并用油布暂时覆盖屋顶。“失去的合金波纹瓦到现在还是没有下落。”汤国华说。

  波纹不翼而飞后,施工队找专业厂家订做类似波纹瓦,但“山寨”货很难做到完全相同。汤国华说,丢失的合金波纹瓦主要成分为锌、锡、铝等金属。这些早年进口的合金瓦使用多年后至今不生锈、不腐烂、不漏水,在文物价值评估时,被认定为见证沙面近代建筑屋顶材料演变的实证,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合金波纹瓦被盗,就是文物构件被盗。”

  多年来在沙面从事文物建筑勘察和保护工作的汤国华说,据他了解,屋顶覆盖这样的波纹瓦的建筑,只有“红楼”。但在迎亚运整治工程中,汤国华在另一处文物建筑屋顶的后加建筑屋面上意外地发现了十多平方米的合金波纹瓦,其尺寸、造型和安装方法与“红楼”的合金波纹瓦几乎一样。这令汤国华十分费解。他认为,如果这些合金波纹瓦是加建时盖上的,那么“红楼”的波纹瓦就不是1908年的原物了,也就是说,这种合金波纹瓦不是最早的沙面建筑屋顶材料,那其文物价值就要改写;如果加建建筑的波纹瓦就是“红楼”失物,“那问题就严重了”。

  为求证汤国华的假设,记者几度尝试,但都未获准前往涉事建筑内部实地观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