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沿岸又将添新景 设计方案等你来评
汾河景区二期南延景观设计方案展示,市民正在参观规划图 今日,汾河景区二期南延补充段(南中环桥至祥云桥)景观设计方案亮相市规划展示大厅,并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汾河景区二期南延补充段北起南中环桥,南至祥云桥南500米,用地面积约46万平米,是在现有的汾河景区基础上,继续向南延伸。按照计划,该区域将打造成一个生态自然、符合现代人生活及审美需求的现代化生态滨河公园,发展成为集文化、旅游、商业、休闲娱乐、酒吧会所、时尚购物为一体的新兴城市景观风景区,即“汾河外滩 (论坛 新闻)风景区”。“相对于原来的景观,这一区域的规划更具特色,更加生态。”市规划展示大厅工作人员介绍说,规划将在园区内建设8个风景区,分别为异国风情区、滨河台地景观区、菊花广场景观区、祥云广场景观区、汾河之韵科普植物园景观区、晋水风韵景观区、观景码头景观区、跌水平台景观区。为方便更多的市民享受汾河所带来的惬意,公园各入口处均设置有大型的停车场,保证游园人群的停车需求,同时园区中还合理设置了公共厕所等功能设施。 该方案公示期为1个月。在此期间,广大市民可前往市规划展示大厅详细了解方案内容,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景观区抢先看 异国风情区园区内将分别在东岸设置亚洲、美洲、欧洲风情区,在西岸 (论坛 新闻)设置大洋洲、非洲风情区。各种风格的建筑群落与其相邻的配套景观风景,通过不同的视角与异样的风情,分门别类的向游人展现了新太原新汾河新外滩的华丽景象。 滨河台地景观区位于区域内东岸北侧,主要由台阶广场、绿地平台两部分组成。区域以台地的形式逐级下叠,将硬质台阶与水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人们既可以在此驻足休憩,也可光脚踏入水中,体会与自然的零距离接触。夜间,特殊的照明设计将使台阶广场的夜晚成为城市景观的一大亮点。 菊花广场景观区菊花广场景观区位于地段的中部,东侧毗邻水泵站,因此整个景区设计成陆上绿地与湿地相结合的形式。菊花广场为整个场地的中心,设计中以太原的市花——菊花为主要造型要素,圆形广场的中心设置了大型的菊花形种植色带,广场周边搭配以观赏价值高的各种乔灌木,形成了一个整体的中心景观效果。园区南北两侧设置了林中休闲中心以及儿童活动中心的休闲娱乐空间,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的使用需求。 祥云广场景观区以全民健身为主题的林荫及种植广场,宽阔的硬质铺装可以满足较大型的体育休闲活动,广场中心为三角形的种植池,池中阵列式的种植各种色彩的宿根花卉,成为整个广场的视觉中心,广场两侧绿地内设置了多组艺术小品和益智器械,与阵列式的乔木种植搭配,形成了一个现代气息浓厚的健身及艺术区域。 科普植物园景观区汾河之韵景观区位于祥云桥南侧,区域内利用山西的乡土树种和比较有观赏特色的植物进行景观布置,形成了一个带有科普性质的自然植物园。园区内设置了曲折的参观步道和休闲小空间,使人们在游园的过程中在体验缤纷的自然色彩的同时也能得到科学知识的普及。 晋水风韵景观区晋水风韵景观区位于西岸南侧,区域中利用原有的冶峪沟泄洪渠排洪需求,因地制宜,形成了一个自然的湿地景观区域。景区主要为中老年活动区,景区内设置了自然水池及驳岸,池内蓄养水生植物,岸边设置现代的木质凉亭,一派天人合一、自然安详的景象。 观景码头景观区观景码头景观区位于西岸中部,与菊花广场景观区隔河相望。码头广场中间设置了大型的中心置石,与入口及两侧的滨江步道形成良好的对景关系。码头上木质铺装与现代的金属栏杆、游轮形成良好的现代码头气象。人们可以在此凭栏远眺,俯首观鱼,也可以开展丰富的室外活动。 跌水平台景观区跌水平台景观区位于西岸北侧,区域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演艺活动的景观区。随形而下的台阶自然形成了一组良好的观众平台,台阶下方则设置了一个小型的演出平台,折线形坡道设计同时也满足了残疾人的使用需求,体现通用设计特点。台阶广场一侧为跌水景观,营造视觉中心景观的同时也在炎热的夏天改善周边微气候。台阶广场北侧为艺术地形区,与旁边的滨河散步道相对应形成完整的造型韵律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