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老城南新一轮规划出炉 老宅与老厂房将组成博物馆
小巷有历史 南捕厅历史文化街区 专家又有新发现 仓巷一带,部分已经开始拆 关于老城南的历次规划,博弈总是高潮迭起,这一次凸显的,却是前所未有的“一致”。11月13日,南京老城南历史城区保护规划专家咨询会在南京召开,会上亮出的老城南新一轮规划,几乎没有争议,尤其是“应保尽保”让专家们连声叫好。记者注意到,这次咨询会连久不愿现身的“二老”蒋赞初、梁白泉也都参加了。 新规划厚厚四大本,其中明确,老城南地块重生,不要求资金平衡,不再是拆了建别墅,而是通过“整体保护,应保尽保”,采取小规模、渐进式,一个院落一个院落恢复的模式;不是让原住民一迁了之,而是鼓励留守。 老城南新划定片区 4片历史文化街区: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南捕厅历史文化街区,三条营历史文化街区,荷花塘历史文化街区。 7片历史风貌区:双塘园历史风貌区,评事街历史风貌区,花露岗历史风貌区,大油坊巷历史风貌区,钓鱼台历史风貌区,内秦淮河两岸历史风貌区,慧园里历史风貌区。而大辉复巷成为了一般历史地段。 规划亮点 1 改大拆大建为“逐院恢复” 在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提出要遵循保护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维护生活延续性的原则,不得改变历史建筑物、构筑物的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和色彩,不能改变民居型历史文化街区的主题功能和用途。 而在保护更新方式上,与过去的大拆大建不同,这次采取小规模、渐进式、一个院落一个院落恢复,还鼓励居民参与其中。 2 新增10条历史街巷 此次新的老城南保护规划中,把老城南98条历史街巷全部罗列出来,比起以往,还新增了比如千章巷、平章巷、信府河和磊功巷等10条历史街巷。 其中像是评事街、三条营、孝顺里、大百花巷等都属于一类历史街巷,由于其现状良好,走向、宽度与两侧建筑基本保持了传统风貌的历史街巷,规划提出在对其保护时要完整保护一类街巷的名称、风貌和界面。另外要织补像花露岗南段东侧、嘉兆巷两侧等的二类街巷风貌,控制三类街巷的空间尺度和道路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