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景观 查看内容

庐山景区开建亚洲最长有轨缆车 被指破坏环境

2010-10-26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36| 评论: 0

摘要: 在当地游客看来,庐山五老峰观光缆车项目如何通过环评还是个谜。 庐山“过度开发”引争议 10月23日,受台风“鲇鱼”影响,九江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循着环庐山公路望去 ...

在当地游客看来,庐山五老峰观光缆车项目如何通过环评还是个谜。

庐山“过度开发”引争议

10月23日,受台风“鲇鱼”影响,九江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循着环庐山公路望去,鄱阳湖畔、长江之滨的庐山被云雾缭绕,山之东南的五老峰更是云蒸霞蔚,若隐若现犹如仙境一般。有谁会想到连诗仙李白也赞叹其“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的绝妙景观,却因一项工程即将失去其“原生态”。

该工程就是于今年8月21日正式签约开工的“庐山五老峰观光缆车项目”。关于“穿庐山隧道”的争议,无论在九江的官方,还是民间,却甚嚣尘上。不仅如此,此前庐山正在实施的“一下一上”(即庐山万名牯岭原住民下迁下山,庐山捆绑上市)发展战略也屡遭各方诟病。

事实上,在九江当地坊间有这样几句流传甚广的顺口溜:“五老峰上架缆车,白鹿洞旁打隧道,仰天坪上修别墅,十八公里倒垃圾。”这是当地人总结近几年庐山“被开发”的几大败笔!

“从庐山历史文化角度来看,我认为目前对庐山的一些开发确实弥补了历史留下的遗憾,但还是希望政府能够尊重老祖宗留下的天人合一环保理念,开发遵循适度原则,尽量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没有遭到过度开发的人文圣山!”庐山文化研究专家罗时叙在接受《法制周报》记者采访时,如是慨叹,呼吁。

据最新消息,“穿庐山隧道”项目已暂遭搁浅。

“亚洲最长有轨登山缆车”环评遭质疑

“山上这么多历史遗迹和原生态景点,还修什么观光缆车,不仅造成破坏,还会煞风景啊。”住在庐山脚下的居民担心地说。

居民所说的观光缆车项目在位于庐山东南的五老峰——因五座山峰若五位老翁,故得名“五老峰”,是庐山风景名胜区核心景点之一)目前,除了峰脚下的庐山五大丛林之一的海会寺和蒋介石军官训练团遗址外,五老峰基本处于原生态状态,还没有从这里直接通达庐山牯岭和核心风景区的通道。

然而,2010年8月21日,庐山五老峰轨道登山缆车项目的正式开工建设,打破了这片区域存在了数千年的“原生态”。日前,在海会镇居民的指引下,记者沿着山中水泥马路,徒步四五十分钟,终于找到了庐山五老峰观光缆车工程现场,除了在山下看到的奠基碑石外,记者邂逅了工程勘探人员,据了解,目前项目已进入到工程勘测和公路平整阶段,离全面动工为时已不远。

在五老峰观光缆车工程的起点海会寺旁,记者找到了一条工程小道,一眼望去,竹桩和散落在地的干竹叶,印证了这片植被是近日才被砍伐的。海会寺一位女尼说:“寺庙旁树林被硬生生地砍出一条路,据说登山缆车就是从这修上去的。”

在现场附近,记者也看到该项目的规划介绍,这条有轨登山缆车“全长3177米,高度落差961米,将是亚洲最长、世界高差第二的有轨登山缆车,整个项目预计投入资金约2.5亿元”,而这样一个重大工程的建设目的仅仅是为了“有效解决庐山冬季雪封时游客上下山问题”。事实上,庐山一直以“清凉”闻名,而冬季是其旅游的淡季,游客数量与规模对暑期旺季来说都很难望其项背。由此来看,这个理由似乎很难站得住脚。

其实,早在1998年,建设部风景名胜专家顾问储传亨、甘伟林、朱畅中等22名专家学者就联名呼吁制止在五老峰建轨道登山缆车。其时,22名专家学者在“获悉庐山著名景点海会游览区内,正在加紧引资筹划修建五老峰轨道式登山缆车”的消息后,就公开发出《保护庐山世界文化遗产,制止风景区破坏性建设——关于制止庐山海会修建五老峰轨道缆车的紧急呼吁》。他们认为“五老峰腰间峰林突兀,峡谷幽邃,令人奇幻迷醉;海会寺又是观赏五老峰全景的最佳处。”拟建中的轨道登山缆车线路会“对自然景观、风景环境和林木植被必将造成破坏与影响。”

对于兴建庐山五老峰观光缆车,虽是靠旅游“发家”的海会镇,坊间意见也难求统一。记者发现海会镇上超过九成居民都是从事与旅游相关的产业,在提及“缆车”项目后都无一不认为“能多揽顾客,多赚钱”,但记者转口谈到生态环境时,他们大都表示沉默。

“修建观光缆车一定会对景区内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是无可置疑的!”九江学院旅游学院的朱平副教授指出,“但也不能说有破坏就不搞开发,关键是要衡量这一旅游开发项目所带来的利弊,经济账和生态账都要算清楚。”

对于专家学者和网民们的担忧,当地官方和建设方则称,五老峰缆车项目经过多年的严格规划设计、勘测、选址、环评、报批,经过了专家的评审,已取得了国家到省市相关部门对该项目的批复、立项。缆车全套设备从国外进口,具有安全舒适、四季畅通、客运量大、利于环保等优点。在施工中,也将最大限度地避免对植被等的破坏。

而记者却得到一个未经证实的消息,“五老峰观光缆车”的立项及相关审批材料都是12年前获准,而《环境评价法》明确要求: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五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由此来看,“五老峰观光缆车”项目确如专家所言“不知怎么通过环评审核”,一切都是个谜。

记者多方联系了解到,担任庐山五老峰观光缆车工程项目具体实施和运行的是庐山五老峰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已经通过多年的反复论证勘测,已具备开工建设的各种条件,工程将严格按照规划审批方案施工,最低限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穿庐山隧道”这个爆炸性的消息披露后,关于庐山开发的讨论从年初至今,都一直异常火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