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景观 查看内容

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将重现开门见江

2010-9-6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90| 评论: 0

摘要: 孙中山大元帅府最新效果图。 大元帅府广场即将完工。 坐落在海珠区纺织路的大元帅府,始建于1907年,是孙中山先生晚年革命的大本营,1917年和1923年两次在此建立革命政权。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大元帅府周 ...

孙中山大元帅府最新效果图。

大元帅府广场即将完工。

坐落在海珠区纺织路的大元帅府,始建于1907年,是孙中山先生晚年革命的大本营,1917年和1923年两次在此建立革命政权。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大元帅府周边被杂陈的楼房包围,桥梁横亘门前,委身一隅。

为重现大元帅府作为“河南”地标的气势,去年9月开始,海珠区实施了大元帅府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在拆除门前的成片危破房和江湾大桥东引桥后,大元帅府重现“开门见江”的恢宏气势。而今,连接珠江滨水和大元帅府门前的1.2万平方米绿化广场已初具规模。

孙中山大元帅府始建于1907年,原是广东士敏土厂厂址,其建筑出自澳大利亚著名设计师帕内之手,建筑风格中西合璧。由于踞珠江岸边,具有战略优势,孙中山先生分别于1917年、1923年两次在此建立革命政权,组织北伐、改组国民党,筹建黄埔军校、广东大学。大元帅府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年帅府被危旧房遮挡

旧城改造重现恢弘气势

然而历经了百年的城市建设,大元帅府旧址上除主体建筑仍保持原貌外,周围环境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建筑物杂陈,江湾桥匝道直接从大元帅府纪念馆大门前跨过,距离珠江仅仅短短一百余米的距离,却被重重的危旧房屋完全遮挡,视野不复昔日开阔。

为了重现百年大元帅府昔日的气势,广州市、海珠区下决心进行旧城改造,对大元帅府周边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整治面积约4.9公顷。

整个整治工程的重点,是拆除大元帅府门前危破房,以及拆除江湾大桥东引桥,疏导交通分流。拆迁范围内的居民,包含了公房租户184户、私房居民50户。其中的公房租户多为上世纪50年代上岸定居的水上居民,普遍租赁面积为20平方米,最小的甚至只有8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居住环境均亟须改善。对于这些居民,海珠区决定采取异地安置。

该项目重启后一个多月时间内,海珠区就迅速在二手房市场购进了40多套房源,搬迁了35户公房住户。随后又在邓岗小区物色到整栋电梯楼安置房。被拆迁户对此安置措施表示非常满意,踊跃签订补偿安置协议。

拆迁工作完成后,海珠区马上着手实施横亘大元帅府纪念馆前的江湾桥东引桥匝道拆除工作。

今年7月,随着门前的危破房和江湾桥引桥拆除完成,从大元帅府纪念馆大门直至江边,形成了上万平方米的开阔广场。与珠江相隔了几十年的大元帅府视野开阔,伫立江畔,重新实现“开门见江”的恢弘气势。

绿化广场突出岭南特色

本月完工打造文化名片

近日,记者来到大元帅府广场“探营”,目前广场工程已经完成了九成,预计本月中旬整个工程就能够竣工。本次改造工程的绿化植被突出岭南特色,林阴广场以樟树为主要树种,两侧绿化带种植木棉、秋枫、凤凰木、鸡蛋花、茶树等。

待本月中旬,孙中山大元帅府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完成后,广场将成为市民旅游休憩的好去处。大元帅府这面广州历史文化和旅游名片将更加闪亮。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