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是美好的,绿色之路是一条希望之路。
“一座城市的兴起与繁荣离不开产业的支撑,而什么类型的产业就会出现什么类型的城市。”随着曹妃甸临港工业的快速集聚带来人口的急剧膨胀,一座临港城市的支撑显得尤为关键。
“利用临港工业循环产生的余热、余气、淡化海水以及曹妃甸丰富的风能、电能、地热能,建设一座现代化的生态城是不二之选。”唐山市发改委的一位领导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记者看到,在发展产业之外,曹妃甸又开始用生态勾勒出“未来之城”的美妙蓝图。
“未来之城”迅速崛起
今年1月27日,曹妃甸新城首批建成的8万平方米住宅迎来了新业主。人们很难相信,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片养虾池和盐碱地,而今映入眼帘的是网状的城中路、茵茵的草坪、一排排太阳能和风能两用发电的环保路灯、正在崛起的幢幢高楼……一座新城的已现端倪。最让业主动心的是住宅应用了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25项生态技术。
在曹妃甸,曹妃甸新城也叫国际生态城。因为这里具有独特的水生态。规划显示,一座外海堤会将风暴、潮汐挡在最外层,一座内海堤挡住咸水入侵,并将两条淡水河的水蓄在海堤内,于是“内观湖,外观海”的独特景观将在这里出现。这里拥有野生动植物生态。在南北长6公里,东西宽2 .8公里的大片湿地上,将建成“森林公园+休闲+度假”三位一体的生态休闲度假区。这里将建成城市生态循环系统。城市的能源、水循环、垃圾处理等生态系统通过资源管理中心整合,在同一地点,统一建立包含污水处理厂、沼气回收利用系统、垃圾焚化厂、热电联供设备、中水回用体系、垃圾回收体系、生态能源利用体系等城市生态循环设施,实现城市生态循环。这里还预设了黑水系统的生态示范城,将把餐厨垃圾和粪便等高浓度有机垃圾转化成沼气,为公交车提供燃料;垃圾真空回收系统将在地下完成整座生态城的垃圾回收,城市内将再无垃圾桶的身影。
记者了解到,目前曹妃甸新城建设如火如荼,已形成路网格局展开、城市环境明显改善、配套设施基本健全、项目建设全面开工的局面。
规划方案“优中选优”
曹妃甸新城的规划面积150平方公里,到2020年将建成一座100万人口以上的世界一流的生态城市、港口城市、示范性城市、国际性城市和环渤海中心城市。在规划设计曹妃甸新城过程中,为了广泛吸纳世界各国的先进生态技术和成功经验,从多家竞选单位中确定了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荷兰德和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和英国奥雅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三家设计方案,同时还邀请了意大利的阿卡设计公司(A rcha)。这些世界顶级的设计师们的想象力,在曹妃甸生态城这张白纸上任意驰骋。最终的方案博采众长,成为优中选优之作。
在城市规划上,曹妃甸新城按照“世界一流、中国气派、唐山特色”的生态新城要求和“港口、港区、港城”协调发展理念,构建了水利用及处理、垃圾处理及利用、新能源开发及利用、交通保障、绿化生态、公用设施、城市景观、绿色建筑等“八个方面”的技术体系;在城市发展方向上,新城重点发展科技研发、休闲会展、金融贸易、技术服务、教育培训、城市服务业“六大产业”和企业总部区、行政商务区、科技研发区、体育健康示范区、科教园区、生态生活服务区、产业服务区“八大行政功能板块”。
为了充分体现生态、低碳、环保的城市特色,曹妃甸新城专门聘请了世界知名的瑞典SWE C O公司为曹妃甸新城制定了完善的生态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141项生态指标,城市建设全部围绕生态指标展开,以确保把曹妃甸新城打造成真正意义的绿色国际生态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