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景观 查看内容

专家呼吁保护官扎营片区优秀老建筑

2010-5-24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43| 评论: 0

摘要: 图一:官扎营中街103号的二层洋楼 图二:爱奥尼克柱上的精美雕刻   旧城改造、老房子拆迁,这是城市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拆迁的过程中,一些有价值的老建筑被很好地保护了下 ...

图一:官扎营中街103号的二层洋楼

图二:爱奥尼克柱上的精美雕刻

  旧城改造、老房子拆迁,这是城市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拆迁的过程中,一些有价值的老建筑被很好地保护了下来,但是也有一些包含丰富城市历史信息的优秀老建筑消失在烟尘中。

  5月22日,官扎营棚户区改造集中选房工作结束,官扎营拆迁在即。

  早在去年年初,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就按照济南市文化局“对建设项目规划用地范围内的有关文物建筑进行调查”的指示,组织业务人员对官扎营片区进行了实地调查。负责调查的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艾楠表示,在官扎营片区,具有百年历史、见证了济南民族资本发展史的成丰面粉厂,见证济南“北商埠”发展历史的二层洋楼,以及多处具有济南特色的老四合院都具有较高的价值。

  眼下官扎营片区拆迁在即,这些优秀老建筑的命运令人担忧,文保专家呼吁,在拆迁过程中妥善保护这些老建筑,让带着济南历史印记的优秀老建筑在旧城改造过程中重获新生。

  成丰面粉厂———见证济南民族工业发展史

  位于成丰街25号的成丰面粉厂已有近百年历史,是天桥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者看到,现在的成丰面粉厂,门口挂着的是“济南成丰粮油食品总厂”的牌子。

  资料显示,成丰面粉厂是由苗杏林与其堂兄苗星垣于1921年创办的。几年之后,成丰面粉厂日产面粉量达到176吨,成为当时济南府众多面粉厂中设备最齐全、最先进、产量最高的一家。

  成丰面粉厂占地面积15000多平方米。厂区由厂部办公楼、制粉楼、库房、电工室、锅炉房、泵房等组成。其中制粉楼、库房、电工室、烟囱等都是1922年左右所建。制粉楼是该厂的主要生产车间,在2007年的一场火灾中,该建筑的内部主体结构全部烧毁。记者看到,该楼虽然内部遭到焚毁,但是整体框架依然很有气势。

  成丰面粉厂的库房共有三座,分别位于厂房的东、南、西的位置。南库和西库是成品库,都是单层的木屋架形式,以石墙为基,以砖墙为体。其南、北山墙是建筑装饰的重点部位,曲线形的山尖和墙饰线脚都反映出建筑装饰的巴洛克风格的影响。东库为原料库房,其结构形式与南库、西库相似,仅墙体部分没有做任何处理。电工车间是一座不大的二层小楼,山墙作法也同样表现出巴洛克风格的倾向。

  艾楠表示,成丰面粉厂是我国较早的民族工业建筑之一,它见证了济南民族工业的发展、兴衰的历史过程,很有价值。

  官扎营中街103号———济南“北商埠”一段历史的见证

  艾楠告诉记者,在官扎营片区的调查中,他们还发现了一处能见证济南“北商埠”的二层洋楼。记者看到,这座洋楼位于官扎营中街103号,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四坡顶、带前廊的二层楼房。建筑坐北朝南,室内均为木地板,一二层前廊外分立四根爱奥尼克柱,柱间架拱形券顶。另外,在该建筑南立面一层的东西墙角内同样镶砌有两根爱奥尼克柱。砖石结构的室外楼梯位于建筑南立面的东侧。

  艾楠认为,虽然具体建造年份和原主人身份待考,但该楼中西合璧,形制讲究,是官扎营片区因当年津浦铁路、小清河和工商河航运而繁荣发展,一度形成济南“北商埠”一段历史的见证。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对这座老宅子已经考查过,“这在天桥区是少见的中西合璧民国建筑,建设年代应在民国时期,这是当年官扎营一带工商业发展的一个见证,很有保留价值。”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