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则是减少发展对生态系统破坏的重要途径。低碳经济包含减排和建设两个方面,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减少污染排放和能源消耗进而减弱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增加森林覆盖率等生态建设手段。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目标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低碳经济的建设方面,绿色建筑已经越来越受到设计师的青睐。
显而易见如果我们要认真的对待环境保护问题,那就必须在将来修建绿色建筑,并对已经存在的建筑进行尽可能的绿色改造。下面我们就简单盘点一下全世界十大在建或计划建造的绿色建筑。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可持续性 。
一、世博轴工程 中国上海

1月22日,作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简称上海世博会)最大的单体工程,也是上海世博会外形最新颖奇美的一座永久性建筑--世博轴,经过上万名建设者37个月建设,宣告竣工。
世博轴工程建筑形式新颖独特。世博轴工程在世界上首次采用了超大规模“阳光谷”结构,即六个远看如同上海市花白玉兰的巨型圆锥状结构,自然光透过“阳光谷”玻璃倾泻入地,可满足部分地下空间的采光需求并自然通风,提升地下空间的舒适感,节约大量能源。
世博轴工程屋面顶棚采用的索膜结构,创造了一项世界之最。整个屋顶膜面由31个外桅杆、19个内桅杆及牵引桅杆的各类钢索作为支承系统,整个屋顶膜面长约843米、最宽处约97米,膜面展开面积达7.7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索膜结构,外形如舒卷的白云,浪漫飘逸。
世博轴工程采用了生态设计理念,除了“阳光谷”及下沉式草坡把阳光和绿色引入各层空间,还采用地源热泵、江水源热泵、雨水收集利用等新技术,引领当代建筑向绿色环保节能方向发展,体现了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精彩世博——2010上海世博会筑龙专题
>>>[视频]上海世博会工程施工创新技术研讨会及更多施工现场照片
>>>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馆设计方案展
二、鸟巢 中国北京

>>点击进入图片库
国家体育场(“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等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由艾未未担任设计顾问。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设计者们对这个国家体育场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只是坦率地把结构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2009年入选世界10年十大建筑。
“鸟巢”外形结构主要由巨大的门式钢架组成,共有24根桁架柱。国家体育场建筑顶面呈鞍形,长轴为332.3米,短轴为296.4米,最高点高度为68.5米,最低点高度为42.8米。
体育场外壳采用可作为填充物的气垫膜,使屋顶达到完全防水的要求,阳光可以穿过透明的屋顶满足室内草坪的生长需要。比赛时,看台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变化的,可以满足不同时期不同观众量的要求,奥运期间的20,000个临时座席分布在体育场的最上端,且能保证每个人都能清楚的看到整个赛场。入口、出口及人群流动通过流线区域的合理划分和设计得了完美得到的解决。
>>>魅力国家体育场
>>>2008奥运主体育场国家体育场钢结构卸载
>>>北京奥运鸟巢工程—国家体育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