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景观 查看内容

石家庄现“水城”风貌 城市景观升级

2009-11-3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42| 评论: 0

摘要:   波光粼粼的滹沱河、绿水悠悠的太平河、玉带般的民心河……随着我市“一河两环”水系工程建设的开展,省会水面面积不断增加。截至目前,市区水面面积达到620多万平方米,人均水面面积2.6平方米,一座“水城”的风 ...
  波光粼粼的滹沱河、绿水悠悠的太平河、玉带般的民心河……随着我市“一河两环”水系工程建设的开展,省会水面面积不断增加。截至目前,市区水面面积达到620多万平方米,人均水面面积2.6平方米,一座“水城”的风貌已现。

  滹沱风光今重现

  “真没想到石家庄还有这么宽的一条河。”如今,当人们驾车沿京珠高速公路通过滹沱河大桥时,常常对车外的水景赞叹不已。这条干涸了几十年的母亲河,又一次呈现出了水天一色、波光粼粼的旖旎风光。

  这一段是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的4号水面,其位于滹沱河京珠高速段两侧,水面宽600米—800米,水面面积约150万平方米,平均水深1.3米,总蓄水量约195万立方米,主要包括河底防渗、护坎工程。

  滹沱河,即我市开展“一河两环”工程中的“一河”。对这条母亲河进行综合整治,是市委、市政府着力改善我市生态环境的一项重大举措。此次整治范围自黄壁庄水库至藁城东界,长70公里。目前,4号水面已完成蓄水,1号水面正在加紧建设。

  整治工程中,我市还将在滹沱河市区段25公里长的河道上建人工湿地,预计新增水面6.5平方公里、绿地44.23平方公里,两岸将建成集休闲娱乐、商务居住、文化会展、旅游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滨河新区中心景观带,成为引导城市向北发展的强力引擎。

  整体工程完工后,市区北部和正定县城防洪体系将进一步完善,防洪标准由不足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同时,增加水面面积600万平方米、湿地面积1500万平方米、绿地面积600多万平方米,形成环省会北部的滨水景观长廊。

  西北水景似弯月

  虽然天气已冷,但太平河畔的游人兴致丝毫不减。每到双休日,不少市民或开车或乘公交,纷纷到河边休闲游览。“这里不仅风景优美,更有一种江南水乡的气息。”常和家人来这里游玩的周先生说。

  太平河美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为给省会构筑一道防风御沙的绿色屏障,早在2002年,我市便开始对太平河东段进行整治,当时被称为汊河整治工程;2004年,太平河西段也就是西北部水利防洪生态一期工程,整治工程启动。

  到今年上半年,随着太平河(赵陵铺跌水工程-田庄桥段)主体通水,全长17.45公里的太平河全线贯通,共拥有水面面积230多万平方米。市园林专家表示,太平河水景景观形成后,不但增加了景观效果,更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据市园林部门介绍,太平河属于我市外环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和市区西北部水利防洪生态二期工程、南水北调支线、石津灌渠、东环和南环水系,构成“一河两环”中的“外环”。

  在太平河综合整治的同时,西北水利防洪生态二期工程也在进行。该工程从太平河取水口向南,一直延伸到五支渠,全长18.15公里。到今年上半年,其河道部分基本完成蓄水,并形成了50多万平方米的水面面积。

  目前,已形成水景景观的太平河与西北水利生态二期工程,如同一轮弯月围绕在市区西北部。而正在深化设计的东环和南环水系,也将于明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工程完成后,一条环抱城区、长100公里的集防洪排涝、亲水景观、环水生态于一体的外环水系将全面形成。

  民心河畔绿意浓

  今年已满十岁的民心河,是我市第一条大型人工河。如今,她早已融入了省会市民的生活,成为市民休闲、散步的最佳场所。“如果没有这条河,我都不知道该去哪儿遛弯。”家住民心河附近的张大爷说。

  据市民心河管理处人员介绍,民心河竣工于1999年10月1日,主要由河道、绿化和排水管网改造三部分工程构成。其中,河道长56.9公里,水面平均宽度20米,河道水面面积近120万平方米,绿地230万平方米。

  民心河自通水以来,极大改善了省会城市形象、提高了环境质量,并成为城市建设的标志性景观。为进一步提升民心河的整体形象,我市多次对民心河沿线进行升级改造,全力打造精品民心河。

  今年,我市又开始实施民心河二期工程,主要对长9.27公里的桥西明渠和南栗明渠进行改造,并新建若干主题公园,打造滨水科教长廊和滨水文化长廊。预计2011年完工后,全线将新增绿化面积62.1万平方米、水面19.4万平方米,进一步提升民心河的生态功能,并形成全长66.2公里的内环水景。

  据介绍,明年我市还将在民心河一期沿线选择七个主要节点,实施高标准亲水景观改造,预计形成总面积145万平方米、水面74万平方米的水景游园。

  池池碧水荡清波

  在10月1日前完成升级改造的长安公园,水依然是这座公园的一大特点和亮点。在将近5万平方米的水面上,施工人员采用台阶入水、栈道、水生植物等多种形式,增加游客临水、亲水空间,满足市民戏水和休闲观赏的需要。

  “多亏了这个公园,给了孩子们一片亲水空间,可以让他们近距离地接触大自然。”游人马先生说。站在未名湖畔,人们感受着碧波荡漾,感受着小桥流水,感受着亭台楼榭,也感受着这喧嚣都市中的曲径通幽。湖面上小舟轻荡,一幅和谐美景尽收眼底。

  据市园林部门介绍,省会共拥有各类公园40余座,像长安公园这样带水景的公园占60%以上,水面面积约70万平方米。其中,水上公园水面面积11.3万平方米,裕西公园5万多平方米,长安公园4.7万平方米,而植物园的水面面积则达到了38.7万平方米。

  这些带“水”的公园,如一颗颗明珠点缀在城市中,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更对改善周边小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