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座桃花岛将现身珠江新城
走出CBD的钢筋水泥,卸去一身疲惫,抬头望去一片灼灼的桃花林倒映水中,花瓣的色彩放松了紧绷的神经。这一幅工业城市和田园风光交织的图景正是未来珠江新城核心区景观的写照。据日前记者获得的景观规划显示,未来珠江新城从北往南将有“羊城靓眼”、“金穗公园”、“两仪交晖”、“阳春花海”、“珠水新风”五大景点,而其中金穗湖和湖上设置的五座种满桃花的小岛是最大的亮点。 本报讯 珠江新城核心区的地下空间规模庞大,而这一区域的地上世界更是繁华精彩。由北至南五大广场就像内嵌在广州新城市中轴线上的五颗璀璨的明星,广场上曲径通幽、花团锦簇,更有瀑布、喷泉点缀其间,在高楼林立的闹市中开辟出一片世外桃源。这就是珠江新城中央广场的未来图景,本报“城变专题”今日将提前展现这座城市客厅的芳容与魅力。 北部:进城可见平湖秋月 珠江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项目总体规划出炉后,广州市又对该区域地上的中央广场景观工程进行招标,最后由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和广州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组成的联合体中标,这两个设计单位成为绘制珠江新城中央广场未来图景的绘制者。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介绍,项目分为核心区和海心沙两部分,以面向新千年广州新城市中轴线为设计理念,核心区景观设计采用大气的竖向轴线设计,形成百川归海的气势,表达对广州历史的传承和未来的展望。 记者注意到,从北部进入珠江新城可见平湖秋月:北面入口广场以简洁的平面与主轴线相协调,一方静水静静地躺在广州最繁华的核心区都市里,林立的高楼,璀璨的灯火、日升月落都映在金穗湖这一方水面,在北入口广场形成极致的现代影像空间。而景观湖夜景灯光采用光纤灯光系统,通过分时段设计,湖面能在不同时段显现不同的表情。 中部:文化广场百花齐放 珠江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项目的景观设计,是从黄埔大道到海星沙庆典广场。它由自然田园风格向规整城市化过渡,使花城大道以北写字楼密集区域有了更开阔的绿化景观,花城大道以南则逐渐向几何化转换。北部是通过宽阔的景观公园及其柔和的景观造型来完成的;南面部分则突出结合绿化和水面的城市建筑造型形象。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介绍,双塔广场以双塔代表中国文化的太极两仪,选用了旱喷水景和植物设计两种元素来表现两者交相辉映的盛景。文化广场以阳春花海的形式展现了花开花城、百花齐放的盛景,少年宫等四大文化公建在视觉上通过花海连接,体现了岭南文化兼容并蓄的特征。 设计中还利用植物、铺地、水景、景观灯、林荫铺地、台阶广场、硬质铺地、景观构架等为组图元素,形成空间大小不同、景观各异的室外环境,以利于营造开阔的休息观景。在植物的选用方面,将配合主题广场进行设计,四季有别,诗情画意。地下建筑顶盖上方按原规划要求设计覆土层1.5m -2m,作为绿化和管线埋设土层。 南部:海心沙旧厂房改咖啡厅 海心沙岛是珠江新城核心区轴线的端点,作为珠江仅有的几个小岛,设计者将海心沙定位为生态和休闲之岛,尽量减少海心沙岛的建设规模,尽量保留原有树木。而此前海心沙的规划很多硬质地面,如今的海心沙规划有了更多的绿色。 据设计单位介绍,考虑到珠江夜游的景观效果,在海心沙植物栽种中特意留出“视窗”,避免对歌剧院和博物馆的全遮挡。岛上设置了少量建筑物以满足配套要求,地面建筑物包括游船码头、景观步行桥、观景平台、西餐咖啡厅及现代艺术展览馆、小卖部、公厕等。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西餐咖啡厅和北部观景平台利用旧厂房改建,建筑作为历史印记被保存下来。 岛内实行严格的人车分流,除岛内少量电动游览车外,平时禁止机动车上岛上的地面空间,以保持岛内的宁静休闲的气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