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景观 查看内容

《觉建筑》:近身披露“鸟巢”争议

2008-5-6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84| 评论: 0

摘要: 相关专题: 魅力国家体育场 北京奥运鸟巢工程 国家体育场钢结构卸载 相关内容: 国家体育场相关新闻内容 在刚刚结束的郑州书博会上,《觉建筑》作者、作家曾哲作为实地采访奥运建筑“ 鸟巢 ...
相关专题:
魅力国家体育场
北京奥运鸟巢工程
国家体育场钢结构卸载
相关内容:
国家体育场相关新闻内容

在刚刚结束的郑州书博会上,《觉建筑》作者、作家曾哲作为实地采访奥运建筑“鸟巢”的第一人令人瞩目。同心出版社在《觉建筑》一书封面中称:该书是世界奥运建筑文学第一书”,曾哲是“北京奥运长篇纪实第一人”。

这是一部有关北京奥运场馆、有关2008建筑、有关北京城市建筑和建筑理念的一本书。它并没有效仿主流媒体对奥运场馆建设的歌功颂德,而是全景式、真实地反映了“水立方”、“鸟巢”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引起的争议,以及国内外建筑界对北京奥运场馆和奥运景观的众说纷纭。本书整体风格框架虽然是后现代建筑的结构——不拒绝任何流派,突破传统纪实文学的叙述模式,而内在其实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解读目前中国建筑界面临的东西方文化冲突。《觉建筑》的表现手法是用不同人物、不同视角、不同侧面的多声部叙述,使作品呈现出了某种“建筑”的立体特征。并且不拘泥于对建筑问题的讨论,更深入探讨了新一代中国人如何在面向世界的过程中“向自身文化回归”的大课题。

该书有十一个“角色”:主持奥运场馆建设的建筑师,参与奥运建设的民工,成就辉煌的传统建筑,也有作者虚拟的中国神话传说角色。有人物,有建筑,有职能设施。他们发言、讲述、争吵、和解。他们谈建筑观念,表达自己,最终体现出两个“建筑”,一是物理的,一是精神的。

吴之昕:鸟巢建设曾有争议

鸟巢项目部常务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吴之昕说,我感觉“水立方”也好,“鸟巢”也好,他的建筑创意是出类拔萃的,应该说是很有特色、很有视觉震撼力。但是,在国家体育场工程实施过程中,仍然要面对很多的争议,主要是造价、功能、设施模式等。伟大的建筑有点争议很正常。甚至可以这么说,一座没有争议的建筑不可能成为伟大的建筑。国家体育场——鸟巢——正是一项举世瞩目的工程,因为它选中了一个备受争议的设计方案,采用了一套突破传统的实施模式。

2005年6月,英国特许建造师协会副主席执行官麦克·布朗访问鸟巢,正值伦敦在申办2012年奥运会主办权中胜出。他说:“当今世界上,规模这么大的在建的体育场馆,只有在中国才看得到。中国建筑师建好了‘鸟巢’后,还可以赶上到我们伦敦建2012年奥运会主会场。”

朱小地:中国人本身没有章法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朱小地负责整个奥运会工程景观。“说白了,除了房子之外,地上绿化、景观、运营这些都要管。我认为,中国人整体思维的稳定性稍欠不足。中国人逻辑思维较差,属于跳跃性思维,其随意性很强,本身没有章法。来看奥运场馆,也不知道哪个好,反正最新、最漂亮就好,就是它了!”

胡越:我们会创造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建筑

北京建筑设计艺术研究院总建筑师胡越说,中国建筑师背了一个太沉重的包袱,即,传统与创新的问题。我觉得不应该背这个包袱。我们必须承认,目前我们尚属弱势文化,会受到强势文化的侵犯。美国有个未来学家画了一幅图。它的横坐标代表现代化,纵坐标代表西化。这个图是一个抛物线。也就是说,当一个国家从落后状态迈向现代化时,必定先逐渐西化;达到一定高度时,现代化就会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之后,西化风潮就会逐渐回落。所以我觉得中国现在不必担心不够继承传统。随着中国社会逐渐进步,必然有一天,我们会创造出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我们这个民族的建筑。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