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8日中午,一场暴雨袭击长沙,导致多条环路及主干道积水拥堵,部分环路断路,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甚至威胁到人的生命安全。人们不禁要问:长沙的排水系统为什么禁不住考验? 日前,长沙市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李波表示,在现有排水管网的条件下,长沙将对地下管网积极进行局部改造,并加强排水管网的维护管理。此外,目前相关部门已委托湖南大学修改该市的暴雨强度公式,届时将增大排水管网的过水能力。 积水严重 在长沙马栏山附近的一涵洞内,大雨持续一个小时后,涵洞开始迅速涨水,最深处没过膝盖。一辆湘A牌照的面包车抛锚被浸水中,车内人员已经离去。 涵洞附近水泵房也难逃一劫,两根大水管不停地往外排水,负责该泵房的刘先生告诉记者,往年下暴雨时,该涵洞积水最高就到小腿处,“今年是最严重的一次。” 长沙四方坪金帆小区附近,积水在台阶上形成瀑布;芙蓉路的地下人行通道内水深过膝,不少市民只好选择横穿马路。 许多人索性脱掉鞋袜、卷起裤腿趟水前行;马路上,车轮卷起阵阵“洪流”,下班时分,各个路口的拥堵进一步加剧。 此外,长沙白沙路下穿芙蓉路桥涵、袁家岭、芙蓉路立交桥下、湘江大道营盘路隧道口、西湖路湘江大道附近、湘春路、火车站、波隆立交桥下、三一大道四方坪立交桥、潇湘大道牌楼路口至新民路口、劳动路的劳动广场至三医院路段、清水塘路、荷花园小区的背街小巷等全城地势较低的区域,积水也比较严重。 排水系统疏浚不彻底 长沙市城管局市政管理处处长侯跃辉介绍,此次降水是今年以来最大的一次,雨量大、雨水集中、时间较长,给局部排水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另外,长沙老城区扩建过程中,对地下排水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疏浚,但因为一些老的公沟和水系距离长,清理难度大,只疏浚了一些很严重的地段,疏浚工作并不彻底,一些排水系统还存在大管套小管等问题。 此外,因为长沙地铁、隧道修建,部分地下排水管道临时改道,重建时可能存在不达标管网,甚至有些管道被切断。“对于新发现的问题,我们将登记在案,查明原因并有计划地改造。” 修改“暴雨公式”应对城市积水 城市积水的问题与排水管网有关,而排水管网的设计涉及“重现期”。目前,长沙新城区的排水管大部分是按一年一遇(暴雨)设计的,跟北京、武汉等城市的排水标准一样。 针对暴雨导致道路积水的情况,长沙会不会考虑将重现期提高呢? 长沙市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李波表示,该设计标准也是根据国家建设部颁布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进行设计的,“长沙一年一遇的重现期,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水标准。重现期提高,一来得有法律依据,二来要与城市的经济能力协调。” “针对部分道路积水问题,只能从局部改造,同时加强排水管网的维护管理。根据近些年来气候的变化和暴雨的特点,湖南大学正在研究修改长沙市现有的暴雨强度公式,届时会相应增大排水管网的过水能力。”李波介绍,因近些年下雨的强度较以前大,根据新的公式计算出各种重现期的雨量会增大(与现有公式比较),则设计的排水管也提高了其过水能力,也就间接提高了重现期(与现有公式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