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结构 查看内容

故宫博物院院长建议老建筑拆迁前先评估价值

2013-3-5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94| 评论: 0

摘要: 提要 :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今年两会期间的提案中,建议加强保护20世纪“活着的遗产”。 单霁翔指出,当前,对于20世纪遗产缺少保护意识,例如普遍认为古代建筑年代悠久,更需要保护,而 ...

提要: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今年两会期间的提案中,建议加强保护20世纪“活着的遗产”。

单霁翔指出,当前,对于20世纪遗产缺少保护意识,例如普遍认为古代建筑年代悠久,更需要保护,而20世纪建筑数量大,还难以纳入保护之列。由于缺少法律保护,越来越多的20世纪遗产在城市建设和生产生活变迁中被毁灭,从城市的记忆中消失。事实上,在受法律保护的文化遗产中,20世纪遗产所占比例很小,在多数城市和地区,这一保护行动尚未开始。留存至今的20世纪遗产数量,与曾经拥有的和已经遭到破坏的数量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如果没有清醒的认识,20世纪遗产会面临比早期文化遗产更严峻、更危险的局面。

他建议:

一、由国家建设主管部门会同文物主管部门发布通知,要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注重加强20世纪遗产的保护。

二、加强20世纪遗产保护研究,明确界定保护范围及保护方法,将20世纪遗产从实践探索的层面,上升到理论及法规政策层面。

他在提案中指出,目前执行的保护评估机制缺乏对当代优秀建筑的针对性,应结合文化遗产保护新的趋势予以调整,建立起充分考虑当代建筑遗产特点的保护评估机制。

单霁翔说,今天,新建筑的诞生往往伴随着对原有建筑的否定和藐视,致使一座当代建筑的拆除与重建变得再普通不过。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房屋建筑的平均使用年限不到30年。“短命建筑”现象在中国的出现,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人们不能以理性的态度对待当代建筑遗产。今天的一项挑战是如何正确认识当代建筑遗产的价值,而遇到的主要障碍就是仅强调年代悠久与否,而忽视其他方面的价值认定,只有跨越了这一障碍,才不会把当代建筑遗产列入尚未受到威胁的范畴中去。

他举例说,被誉为“国庆十大工程”的经典建筑华侨大厦早已被拆除。而在“国庆十大建筑”是否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问题上仍然存在争议,最终以它们建成不到50年,目前正在使用,尚未遇到被拆毁的危险等原因未能列入。

单霁翔认为,健全的科学评估原则是构成当代建筑遗产保护的有效基础。对于当代建筑遗产的选择和判别,需要改进传统的调查方法和评估标准,建立科学的价值评估理论、筛选办法和甄选过程,并根据保存状况划分风险等级。当代建筑遗产应该包括:见证国家、地区、城市、社区发展历程的重要建筑;见证不同历史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典型建筑;见证文化、教育等不同领域发展的重要建筑;成为体现城市特色风貌的代表性建筑;在建筑科技方面具有世界领先地位的建筑。面对数量庞大的当代建筑遗产,正确加以选择,进行价值判别,确定保护对象,建立保护和修复体系,是当代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前提。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