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防震减灾条例获得批准
摘要: 吉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近日审查批准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防震减灾条例》。 条例明确了立法目的、政府及相关部门职责、防震减灾规划、地震和火山监测预报、地震安全性评估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 ...
吉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近日审查批准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防震减灾条例》。 条例明确了立法目的、政府及相关部门职责、防震减灾规划、地震和火山监测预报、地震安全性评估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灾害防御、应急救援、宣传教育和法律责任等内容。 据介绍,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全球地震活动最强烈的环地震带上,地质构造复杂,是我国大陆唯一的深源地震、浅源地震和火山活动共存的地区。境内已查明的断裂带有13条,其中11条沿断裂带发生过中强地震或震群活动。 据吉林省地震台网监测数据显示,珲春—汪清—穆棱一带是我国大陆唯一深源地震带,深源地震发生次数逐年增加;敦密断裂带是州内浅源地震带,由平静转为小震活动多发。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图圈定,延边有6个县市为6度烈度区,部分县市为7度烈度区。 目前,延边州已建省直延边地震台、敦化地震台和长白山火山监测站,先后新建(改造)4口地震地下水监测井,完成6口地震地下水监测井的数字化改造,并构建尾号统一为0114的全州地震工作应急专用电话网络。 条例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学校、托幼机构、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 此外,条例确定每年5月份为全州防震减灾宣传活动月,5月12日为全州防灾减灾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