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轴大路上“盛开”6个阳光谷
6个巨大的阳光谷,从地下深处升向天空,“盛开”在长约1045米、宽约100米的世博轴上。 在30米的空中,6朵“鲜花”用硕大的膜结构连在一起,好像连绵的树叶。 “树叶”遮住了阳光挡住了风雨,在它下面的高架平台上,世博参观者川流不息,整个世博园区的建筑尽在眼前。 世博轴和阳光谷,是上海世博园中最大的单体工程,也是约30%参观者进入世博园区的第一通道。世博轴处于浦东世博园区的中心,南面为浦东世博园区的主入口,北面为庆典广场。 世博轴是世博园的交通“大动脉”,从10米地上平台或地下通道,参观者可以方便地往来于中国馆、主题馆群、世博中心和演艺中心等世博园区内最重要的建筑之间。 此外,世博轴连接着横穿浦东世博园区的高架步道,参观者可以由此便捷地抵达不同的园区建筑参观。在地下一层,还可与轨交7、8、13号线的车站连通。 为此,世博轴并不是一条简单的轴线,而是一个长千余米、规模宏大的半敞开式建筑。它宽约100米,长则超过1000米,横跨4个街区,连通3个轨交车站,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 世博轴分地下两层、地上两层,层高5.5米。各层由餐厅、商场等不同功能的地下建筑、步行街、阳光谷、平台坡道以及其他辅助空间构成,集景观、休闲和商业为一体。 因为世博轴太宽,设计师将其从中打开,安装了6个巨大的阳光谷。每个阳光谷高约42米,最大直径约90米、最小直径约20米,总面积约31500平方米。 6个阳光谷之间用膜结构连接起来,膜结构总长约840米,最大跨度97米,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能为参观者遮阳挡雨。 世博会后,世博轴将成为继人民广场、陆家嘴之后的上海第三个市级中心,提供市民活动、商业服务、交通换乘的空间。 ■膜布可随风飘舞 世博轴的“膜结构”能起到很好的遮阳效果。 世博轴索膜结构是迄今为止世界规模最大的连续张拉索膜结构。 头顶上的“大伞”由69块巨大的白色膜布拼装组成,总面积大约7.7224万平方米,最大跨度约97米,由3个外侧桅杆,19个下拉点以及18个于阳光谷的拉结点通过13种不同功能索膜张拉而成,其中最大的膜单片面积达1780平方米。 虽然厚度仅为1毫米,设计张拉力却达到了世界最高强度:每米5吨。这种膜的特别之处在于最大风摆达到上下3米,大风吹来,膜布就如同云朵随风飘舞。 ■“阳光谷”蓄洪 遇特大暴雨也不怕 视觉美感之外,“阳光谷”还蕴藏着重要的科技理念———营造舒适的“绿色地下空间”。 它不但把阳光从40多米的空中“采集”到地下,也把新鲜空气运送到地下,既改善了地下空间的压抑感,还实现了节能。 世博轴底部设置了总长度约800米、宽5米、深2.5米的雨水沟渠。雨水顺着阳光谷的斜面,就流入这些沟渠中。 世博轴的地下修建了一个蓄水量达7000立方米的储水池,能满足特大暴雨时的蓄洪要求。 据估计,通过“阳光谷”的收集,可以使世博轴的生活用水量打个“对折”,足足省去5万立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