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月31日,北京市发改委公布了关于《引进社会资本推动市政基础设施领域建设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的政策显示,全市包括轨道交通、城市道路、综合交通枢纽、污水处理、固废处置等6个市政基础设施领域,全面向社会资本开放。

7月31日,第五届投资北京洽谈会召开。北京市发改委公布了关于《引进社会资本推动市政基础设施领域建设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的政策显示,全市包括轨道交通、城市道路、综合交通枢纽、污水处理、固废处置等6个市政基础设施领域,全面向社会资本开放。6个领域共推出试点项目126个,总投资3380亿元,拟引进社会资本1300亿元,建设地铁14号线、7号线,苹果园交通枢纽以及中心城区居民区停车设施建设等项目。 据了解,此次市政基础设施领域向社会资本开放,首期将启动6个领域27个市场化试点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620亿元,拟引进社会投资约680亿元。具体包括:地铁14号线等轨道交通项目3个,国道110二期等道路项目2个,苹果园交通枢纽项目1个,张家湾再生水厂等污水处理项目10个,东南循环经济园区一期等固废处置项目4个,顺义新城牛栏山组团供热工程等镇域供热项目7个。 后期拟再选取99个项目进行细化论证和重点推进,总投资约1760亿元,预计引进社会投资约620亿元。涉及地铁7号线等轨道交通、京良路东段城市道路、中心城区居民区停车设施以及北苑北、望京西、通州核心区、丽泽、北苑、奥体南区等交通枢纽项目等。 市发改委方面介绍,今后,重大公共项目建设信息会提前向社会公布,各类技术经济指标和经营标准,也会及时向社会公布,让感兴趣、符合条件的企业都能参与竞争。此外,将规范招商方式,严格按照特许经营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公平择优地确定社会投资人。 此外,社会资本参与市政基础设施领域市场化建设还将享受相应的土地政策。按照《实施方案》,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项目,原则以划拨方式供地。土地使用权期限与特许经营期限一致,特许经营期满后,应连同地上物一并无偿交给政府。涉及一体化建设的项目,分情况采取协议出让、租赁、招拍挂出让等方式供地。鼓励土地使用权人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利用自有土地建设市政基础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