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时评:防止古城成死城

2014-1-19 10:57|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09| 评论: 0

简介:网络配图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是许多背包客心里的朝圣之地。独克宗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建在石头上的城堡,是按照佛经中的香巴拉理想国建成的。 这里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好、最大的藏民居 ...

网络配图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是许多背包客心里的“朝圣之地”。“独克宗”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建在石头上的城堡”,是按照佛经中的香巴拉理想国建成的。

这里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是历史上的滇藏茶马古道及今天滇藏公路的必经重镇。然而,一场大火,让这座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城遭到重创。

这场大火近15小时后才被扑灭,核心受灾区面积约为4万平方米。此次火灾,烧毁242栋房屋以及部分文物、唐卡及其他佛教文化艺术品。如灾难片的古城现场,满目疮痍,令人扼腕叹息,但这一切留给人们更多的是关于古城以及古建筑保护与开发的诸多追问与思考。

独克宗古城大火并非孤例。去年3月,云南丽江大研古城内发生火灾,去年10月,中国第一古商城——洪江古商城突发大火,去年11月,黔江濯水古镇风雨廊桥发生火灾已无修复可能……

作为中国文化传承的历史载体,古城和古建筑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国家大力推进城镇化和文化产业大繁荣的过程中,古城在得到保护的前提下需要发展,这是时代的需求,也是百姓的意愿。但如何保护,如何开发一直都富有争议。

一面是全国各地兴起的古城复建热潮,一些城市纷纷抛出规模宏大的再造计划。类似的古建筑复建案例呈井喷之势。在古城保护与发展的进程中,既有平遥古城、丽江古城、台儿庄古城这样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得双赢的典型;也不乏“拆真建假、人去城空”等损害古城历史文化传统、罔顾民生的反面事例,叹息之余令人痛心。

另一面是不断繁荣的古城经济背后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对于我国古建筑保护特殊性的忽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自煊曾说过,与西方相比,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特殊性。因为我国的古建筑大多为土木结构,与西方的砖石结构不一样,很难保护。

其实,每一座历史建筑,每一个历史场景都是一个城市的记忆,见证了历史和民俗文化的沉淀。本文试图在呈现当前我国古城保护与发展概貌的同时,挖掘古城科学发展的启迪,探究古城之殇的警示,以为后来者镜鉴。还将探索古城重建的正当性,如何科学规划保护古城发展。

无论怎样,我们必须认清的是,古城必须在保护、民生、发展间综合考量,取得平衡。不能因为发展就忘记了保护,也不能因为发展就忽视了隐患,否则,这些留存的古城会在过度商业化和过多仿制品中成为一座“死城”。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