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全面发展总里程世界第一
铁道部副部长王志国指出,目前,中国已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营业里程总计达到7531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就在2007年以前,中国还没有一条可以称为“高速”的铁路,短短几年间,随着一列列翩若游龙的高铁列车贴地飞行,中国已经是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从无到有,6年间,中国高铁飞速发展。时间距离的缩短让人们的空间感觉更为接近。 2008年,根据调整后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国高速铁路发展以“四纵四横”为重点,构建快速客运网的主要骨架,形成快速、便捷、大能力的铁路客运通道,逐步实现客货分线运输。 “十一五”以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加快发展。2008年8月1日,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随后几年间,武汉-广州、郑州-西安、上海-南京、上海-杭州、石家庄-太原、济南-青岛、合肥-南京、合肥-武汉、宁波-台州-温州、温州-福州、福州-厦门、南昌-九江、广州-珠海、海南东环等高铁相继建成投产。 2011年,举世瞩目的京沪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广深港高铁广深段也开通运营。截至2012年7月底,我国已建成投入运营的高铁共有21条,总里程达6894公里。其中,时速200至250公里的高铁3324公里;时速300至350公里的高铁3570公里,主要包括京沪、京津城际、武广、郑西、沪杭等高铁。 “十一五”期间,我国铁路迎来了史无前例的高速、跨越式发展,中国铁路运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报告指出,“十一五”铁路建设规模之大、标准之高,是中国铁路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十一五”期间,我国铁路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98万亿元,是“十五”投资的6.3倍。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10万公里,居世界第二,比2005年底增加了1.56万公里,增长了20.7%。截止到2010年底,电气化铁路里程达到4.2万公里,电气化铁路比重由2005年的31.2%提高到46.2%,增加了15个百分点,电气化铁路运营里程跃居世界第二。2010年,全国铁路客运量达16.76亿人,旅客周转量8762.2亿人公里,货运量36.43万吨,货物周转量27644.1亿吨公里,分别比2005年增长45.0%、44.5%、35.3%、33.4%,年均分别增长7.7%、7.6%、6.2%、5.9%。“十一五”期间,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72.8亿人,发送货物163.0亿吨,分别比“十五”增长35.9%、42.9%,均创历史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