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闭幕
2012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暨第三届中国长春国际轨道交通论坛于10月18日开幕。 第三届长春轨道交通论坛开幕式现场 参加本届论坛会议的嘉宾有:中国地铁咨询公司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施仲衡,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秘书长张雁,长春市副市长桂广礼,住建部城建司副司长刘贺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冯爱军,长春轨道交通集团副总经理曹国利。以及部分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领导、施工建设单位负责人、产业专家学者、企业高管和媒体人士等。中华铁道建设新技术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于丁,及中华铁道网作为支持媒体,受邀参加了本届论坛。与会各界代表100余人,就如何构建多层次城市轨道交通体系?技术创新怎样引领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等议题,展开了深入地探讨与交流。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秘书长张雁在开幕式上发言 在论坛会上,中国地铁咨询公司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施仲衡,对长春的轻轨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在接受中华铁道网等媒体记者采访时,他表示:目前我国正在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之际,长春的北车长客对中国地铁的建设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另外,施院士在17日参观了长春的轻轨3、4号线时,他觉得所看到的一切都非常好。他说:“未来在中国的城市轨道建设中,轻轨的建设量要比地铁多得多,尤其在中国,一二百万人口的城市非常多,更适合修轻轨。”施院士说:“国务院已经提出要在城市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由轨道交通网络、公共汽车、有轨电车等组成的城市机动化出行系统。”“长春轻轨建设在全国范围内起步较早,积累的经验值得借鉴。长春的轻轨建设就给其它城市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中国地铁咨询公司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施仲衡院士接受媒体记者采访 长春市副市长桂广礼说,长春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装备制造业比较发达,是我国重要的轨道客车产业研发、生产基地。预计到2017年,长春市轨道客车产业产值将超千亿元,综合产能可达5000辆。届时,一座世界级轨道客车产业基地将在长春大地崛起。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期,进行大规模的铁路建设仍将是国家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也将进一步加快,同时国际轨道交通市场也蕴含着巨大商机。 桂广礼副市长表示,长春要抓住机遇,加快推进长春轨道客车产业的发展,既需要政府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也需要广大业界同仁积极参与,到长春投资兴业,更需要国内外专家学者积极建言献策,多提宝贵意见。 论坛上,住建部城建司副司长刘贺明向与会代表介绍道:中国目前已经建成并开通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为1700多公里,在建的有2000多公里。国内已经有34个城市规划了4300多公里的线路,涉及总投资达2万亿元。可以想见,接下来的这几年将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刘贺明说,中国目前的城市化率达50%左右,已经进入城镇社会,未来还将经历20至30年的快速发展时期,城市轨道交通也必然迎来快速发展期。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冯爱军做报告 根据中国2010年统计年鉴,中国4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13个,200至400万人口的城市有26个,100至200万人口的城市有79个,50至100万人口的城市则有111个。据此预测,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将刺激对轨道交通行业的投入,拉动内需,带动就业,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兴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振经济增长。 本届论坛开幕式十点半结束后,与会代表进行了合影留念。随后展开了两个分论坛,分别结合长春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轻轨建设实践、现代有轨交通车辆发展、车辆制造研发技术等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热烈地探讨。在两个分论坛上,共有14位专家作了精彩的报告。其中,庞巴迪运输集团系统部中国总经理莫世壮的《全球化背景下的国产化——中外各方的战略合作与竞争》;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简炼的《中低速磁浮用于公共交通的安全绿色经济性探讨》,获得了较大的现场反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