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路桥 查看内容

厦门隧道改造 人防工程变风景(组图)

2013-12-22 23:4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636| 评论: 0

摘要: 摘要: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如何合理开发利用闲置的人防设施,已经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厦门那些换新颜的隧道吧。 同文顶人防隧道 同文顶人防隧道 最浪漫 将变身影 ...

摘要: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如何合理开发利用闲置的人防设施,已经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厦门那些换新颜的隧道吧。


同文顶人防隧道

同文顶人防隧道
最浪漫 将变身影院的隧道

喝咖啡、看电影、观艺术展览,随着位于鹭江道附近的同文顶人防隧道的改造,附近居民的休闲方式或将有所改变,在这里就可以“一站式”搞定。
同文顶人防隧道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是利用厦门岛山地的自然条件,建设而成的人员掩蔽工事和疏散干道,是老思明区在晨光路最大的人防工事。建设之初,里面就设有一个简易的放电影场地,顶部与同文顶同文中学连通,连接到茶厂、中医青梦山、麒麟山,出镇海路,与鼓浪屿隔海相望。
据熟悉同文顶人防隧道开发的相关人士曾先生介绍,该隧道已改造两年多,等到改造完工投用后,市民不仅可以体验设计浪漫的电影院,甚至休闲之余喝咖啡、观赏艺术展览,也可以在隧道里实现。据透露,目前该人防隧道的内壁顶端已装饰有喜庆的灯笼,墙壁设计成了天然的电影银幕,喝着咖啡就可以实时看电影。


老铁路隧道

老铁路隧道 最历史
浓缩铁路史的隧道
位于虎园路至思明南路段的一段690米长的隧道,据沿线的老居民介绍,建于上世纪50年代。这是厦门岛内的第一条隧道,也是鹰厦线的最后一条隧道。自从上世纪80年代被废弃后,它几乎“销声匿迹”。
2010年,厦门对鹭江道至火车站的长4.5公里的被闲置了20多年的老铁路进行改造,2011年改造完成。这里建成了一条供市民娱乐休闲、健身,并串联周边景点、步道的带状公园,成为一张品味厦门、体验自然的城市新名片。作为这段老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岛内第一条隧道被改造成一个开放式的、浓缩的中国铁路史展览馆,隧道洞口用暖色调材质进行装饰,隧道内红砖镶嵌与枕木相间,内壁两侧用浮雕、灯箱等形式,向游客介绍从中国第一辆蒸汽机车,到和谐号动车组、磁悬浮列车的巨变。
老铁路隧道改造前,处于完全废弃状态,内部不仅杂草丛生,甚至成了流浪人员的聚居地。
改造前的鸿山隧道,就是一个普通的便于通行的隧道。
美人山人防隧道已初步列入修缮改造计划,未来或将是又一个主题长廊。
提起防空洞、人防隧道,大家想到的会是战争时代的避难场所。厦门作为昔日战地前线,曾因战略需要修建了大量的人防设施,其中,民用的人防设施就有近百个,散布在岛内外,后来因失去了原有的功能,逐渐废弃,被人遗忘。
随着岛内的鸿山人防隧道被改造成人防科普长廊,并于近日正式开放,唤起了人们对那些被遗忘的人防隧道的回忆和关注。


鸿山人防隧道

鸿山人防隧道
最科普 “天空之城”的隧道

鸿山人防隧道全长294米,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是用于防突袭、防台风等恶劣情况的场所,更是周边居民来往于思明南路和石泉路的便捷通道。
近段时间,途经鸿山人防隧道的市民都会惊喜地发现,以前那个黑暗、潮湿的隧道不见了,如今不仅变得整洁、明亮,更是上演了一幅“天空之城”的精彩画卷。
这是厦门首条改造成科普隧道的人防隧道。隧道内壁的天空设计,让人仿佛行走在蓝天白云之下,顶部绘着多款呼啸而过的战斗机;内壁两侧,设置了人防情势、人防历史、民防知识、突袭兵器等科普专栏。特别是兵器知识专栏,图文并茂,各式战机的3D画形象逼真,吸引了诸多军事迷前往参观欣赏


厦大芙蓉隧道

厦大芙蓉隧道
最文艺 高校里的涂鸦隧道

全长1455米的厦门大学芙蓉隧道,被网友称为“中国高校里最文艺的涂鸦隧道”。
据了解,这条隧道2005年开始施工,工程耗时一年半。进口位于厦大芙蓉学生食堂,出口在西坑水库南侧与曾厝垵学生公寓连接,主要供行人及非机动车辆通行。
走进芙蓉隧道,就如同进入一个“花花世界”:墙上的涂鸦一幅接着一幅,色彩斑斓,形式各异,有的画得抽象,有的画得比工笔画还细致。而内容更是天马行空,有可爱的,有霸气的;有野兽派、有规范派;有技巧娴熟、功底深厚的,也有菜鸟级的、手法粗糙的;有抒情的,有搞笑的;还有用电路图或曲谱来达意的,有寻人的也有小广告……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