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路桥 查看内容

胶州湾大桥“皮夹克”能防腐蚀还能防渗漏的奥秘

2011-11-3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00| 评论: 0

摘要: 近日,中科院发布了一个惊人的数字,中国每年的腐蚀损失相当于 1.5个宝钢的产量,中国2010年腐蚀损失 1.2万亿元,青岛市每年的腐蚀损失超过150亿元。 令人欣喜的是,青岛的胶州湾大桥、奥运场馆等都被高科技 ...

近日,中科院发布了一个惊人的数字,中国每年的腐蚀损失相当于 1.5个宝钢的产量,中国2010年腐蚀损失 1.2万亿元,青岛市每年的腐蚀损失超过150亿元。

令人欣喜的是,青岛的胶州湾大桥、奥运场馆等都被高科技企业穿上了“防护衣”,可以防护百年。11月1日、2日,本报记者深入防腐工地、防腐实验室揭秘这层防护衣。

千疮百孔水渠穿上“皮夹克”


刚给胶州湾大桥穿上“防护衣”,青岛沙木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老总杨勇又开始忙碌着给书院水库“穿衣”。杨勇的电话响个不停,又接了一个南京的项目,“自从引入了青岛理工大学功能材料研究所研究的聚脲技术以后,来找公司合作的人一个接一个。”最近一天只能睡5个小时的杨勇说。

11月1日中午,记者来到了城阳区的棉花社区,在距离书院水库引水渠200米的地方,一个大约25平方米的简陋帐篷被搭建起来,所有的人还在工地上忙碌着。

“这边再用点力,涂均匀、抓紧跟上。”被称为“中国聚脲之父”的青岛理工大学功能材料研究所所长黄微波教授,一直在不同的工地关注着其科研成果的转化,他穿着红色制服在现场指点技术工人。技术工人右肩扛着60多米的白色长管子,右手持“喷枪”,左手扶着加热的管子,管子像“蛇”一样缠在技术工人的身上,喷过材料以后,千疮百孔的水渠变得平滑透亮,像是穿上了“皮夹克”。

减少饮用水渗漏三成以上

这些技术工人被黄微波称为“枪手”,管子的另一端接的是两个大桶,一个是红色的,一个是蓝色的,红色大桶里的料为淡黄色的,蓝色大桶里的为灰白色,看上去黏稠度类似于蜂蜜,闻起来没有任何味道。在机器的作用下,两个桶中的料被输入到白色管子中,按一下接在“枪”上的按钮,两种料混合喷出,呈现灰白色。黄微波说:“其实想要什么样的颜色都可以喷出,两类料中淡黄色的是必备的,另一类料可以根据需要的颜色配置。”

记者爬下两米深的水渠,看到水渠地面坑坑洼洼,这部分就是还没有穿上“防护衣”的地方,再往前走一段,是表面比较干净的地方,“这是经过处理的。”黄微波说,经过“枪手”们加工,喷完料的水渠地面走上去有弹性,十分平整,看上去像铺了一层皮质的地毯。

“由于水渠时间长了,水渠的混凝土结构等都出现了裂缝 ,造成了大量饮用水的浪费。”在现场负责整个书院水库项目工程改造的尉世强经理告诉记者,经过公开招标,他们选择了“聚脲”技术,给水渠穿上这层“皮衣”后,至少可以减少三成水渗漏浪费。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