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作品 交通建筑 查看内容

林芝尼洋河谷游客接待站

2012-7-13 15:47|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27| 评论: 0 |来自: 网络

简介:形体与空间的几何特征将建筑与环境相连   ▲这一看似随意的布局实际上是经由流线、功能和场地条件限定的结果。形体和空间的几何特征把建筑和环境联系起来。   ▲整个工程采用并发展了西藏民居的传统建造技 ...


形体与空间的几何特征将建筑与环境相连

  ▲这一看似随意的布局实际上是经由流线、功能和场地条件限定的结果。形体和空间的几何特征把建筑和环境联系起来。

  ▲整个工程采用并发展了西藏民居的传统建造技术。洞口两侧的墙体作为扶壁墙在结构上增加了建筑的整体刚度,同时也减小了室内空间跨度。

  ▲从建筑中穿过时,人们可以在不同的角度和时刻体验到建筑的戏剧性空间,建筑在传递强烈当代性的同时仍然保持了其纯朴的本质。

  业主: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建造地点:中国西藏自治区

  建筑面积:430平方米

  结构形式:毛石承重墙、简支木结构屋面

  工程造价:l00万元人民币

  设计时间:2009年l月至2009年5月

  建造工期: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

  建筑师:标准营造建筑设计事务所

  设计团队:张轲、张弘、侯正华、赵扬、陈玲

  工地技术员:胡启良

  摄影:陈溯


建筑内部的不规则庭院

  米瑞公路是318国道(川藏线)在林芝县分出的一条旅游公路,这条公路沿着尼洋河谷东岸蜿蜒起伏的河岸线向南延伸,在通往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两万米距离内,尼洋河谷独特的地貌一览无余。公路沿线的达则村被选为这条观光线路的起点,达则村的可建设用地所剩无多,村口的一片滩涂因此成为修建游客接待站的不二选择。

  公路切断了河滩和山体的联系。于是,如何把一个孤立场地和它周围的环境重新联系起来成为这个设计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从平面上看,建筑的外轮廓,在西、北两面以肯定的直线朝向开阔的河谷;东南面以一条连续的折线呼应公路的走向和山体的转折。而建筑内部空间的轮廓是从外轮廓包裹的不规则形体中“切割”出来的。内部空间以一个不规则四边形庭院为中心,连接了建筑的4个开口,呼应了景观朝向和流线安排。经“切割”后的室内空间分别容纳建筑的3部分功能区间——售票、漂流活动更衣室和卫生间。这个看似随意的平面实际上是经由流线、功能和场地条件限定的结果。形体和空间的几何特征把建筑和环境联系起来。


石墙间角度切换多变

  整个工程采用并发展了西藏民居的传统建造技术。混凝土基础以上便是600毫米厚的毛石承重墙体。大部分门窗洞口都深深地凹入墙面,洞口两侧的墙体作为扶壁墙在结构上增加了建筑的整体刚度,同时也减小了室内空间跨度。屋面采用简支梁和檩条体系的木结构,局部跨度较大的木梁用200毫米乘300毫米见方的木材拼合而成。卷材防水以上覆盖了150毫米厚的阿嘎土。阿嘎土是西藏建筑中常见的屋面防水材料,疏松的黏土在加水反复拍打后板结,形成可靠的屋面防水层和保温层。我们还利用阿嘎土的塑性在槽口内侧拍打出檐沟,并用槽钢加工的雨水口形成有组织排水。

  颜色是西藏视觉文化传统的重要元素,在进行多种颜色试验之后,我们选择了给石头墙刷上当地常见的纯洁的白色。纯净的颜色强化了空间的几何转换。从日出到日落,不同方向和高度角的阳光射入各个洞口。从建筑中穿过时,人们可以在不同的角度和时刻体验到建筑的戏剧性空间,建筑在传递强烈当代性的同时仍然保持了其纯朴的本质。 

  记者:能否简要介绍您这一系列西藏建筑的获奖情况?

  张轲:在今年,我们设计的西藏建筑获得了意大利石材奖。这是一个很严谨的奖项,全球评审研究组在筛选的80多个候选人中选出5个获奖人,获奖作品来自德国、西班牙、葡萄牙、印度和中国,另有一个希腊建筑师获得终身成就奖。该奖项关注从当代的角度寻找用石头做出最符合当代价值观的建筑。我们的特点在于用石头这种很厚重的材料找到很轻的直观感觉。

  我们实验了藏族传统的建造方式建了一个很当代的房子,和藏族百姓建造技术没有区别,和1000年前建造布达拉宫盖房子一样,是我最近设计项目中建造过程最朴素的作品。相关法规限制,报检必须以混凝土结构为前提,一旦建造传统建筑都回到了混凝土结构。我们一直都对传统建造方式感兴趣,也想挑战法规、限制,并借此实现用新建造方式保存建造记忆的愿望。该建筑到现在为止没有获得法规通过,依然是一个违章建筑。同时,我们也想证明通过木结构可以建造大跨度建筑,并在主观上将建筑细节隐去。如此的根源在于我们希望建筑更抽象,这样可以更本质地看到人与空间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建筑侧影

  记者:这一建筑之前被粉刷为多色效果,但是后来又改为白色,这个过程中有哪些想法的变化?

  张轲:最初,建筑颜色受到我们在当地参观的一座寺庙的色彩影响。那座庙宇的每面墙都刷不同的颜色,表现力很强,也很抽象。在这一浓烈的多色彩的建筑中,当地百姓知道这是他们自己的颜色,会觉得这是到了一个宗教建筑内,但是这又不是一个真正的宗教建筑。这一颜色特征很难明确是装置还是装饰,过于具象传达了西藏特色,和我们一直怀有的避免任何具像装饰的想法是冲突的,所以最后统一刷成白色,这也是当地很常用的一种设色手法。彩色是空间概念之上的一个色彩概念,而白色的双面性表明,它可以是西藏的,也可以是极简的。你可以看到石头彼此切换连接的角度,可以感受到空间的戏剧性。我们不想受到传统规则的限制,或者叫批判性地发扬。

  多样颜色给人的冲击力很强,当地百姓在这个建筑里很难停留。这让我们思考,建筑师的自我在一个建筑里要表现得有多强烈?从更理性的层面追求更加纯粹的空间表达,要自我克制自己的创意。

  记者:如何理解该建筑的文化价值?

  张轲:虽然我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交流建筑观念,但是建造是和地方发生关系的,恰当地与当地形成对话。前卫应该体现在观念里,我们可以用最传统的技术和材料也能做出最前卫的建筑。人会在这个建筑中获得一个片刻,即使不是感动,也会有精神上的提升。我不在意藏族人民的传统文化的样貌,我在乎的是藏族当代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