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陈建
案由:
北京城中轴线南起永定门,穿过紫禁城,北至钟鼓楼,是古人规划北京城的神来之笔。已故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称其是“世界上最长,也是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北京城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轴线的确立而产生”。北京城中轴线是北京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北京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京永定门复建后,虽然北京城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古建筑得以完整再现,但由于周边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北京永定门、正阳门、钟楼、鼓楼各自孤立,缺少联系,失去了文化张力。
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标志性建筑的名称标识形式不统一,色调不统一,与北京城中轴线上所有历史建筑的名称标识形式不统一,破坏了北京城中轴线历史文化的连续性。
为让北京城中轴线上的建筑充满文化活力,彰显其整体性,建议在这些建筑上悬挂标识其名称的匾额。
具体建议:
一、用巨大匾额彰显古建筑的文化内涵。
1.北京永定门是北京城中轴线“第一门”,其原有名称标识不醒目,应在永定门城楼南、北高檐下各悬挂一块标识其名称的巨匾。
2.北京正阳门是北京内城九城门之首,其城楼高檐下虽有竖额,但非常小,不醒目,应在其竖额下悬挂一块标识其名称的巨匾,以彰显其历史作用。
3.北京钟楼、鼓楼是北京城中轴线的终点,明、清两朝皆未对其进行名称标识。应在钟楼、鼓楼高檐下悬挂标识其名称的巨匾。
二、用巨大匾额标识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建筑。
1.北京人民大会堂应改变不设置名称标识的做法,在其门上悬挂巨大匾额,用以标识名称。
2.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应在其门上悬挂标识其名称的巨大匾额。
3.国家博物馆代表着国家的文化,应在其门上悬挂标识其名称的巨大匾额。
三、用巨大匾额彰显古今建筑的文化内涵,是传承历史的最好形式。
自古以来,官方在建筑上悬挂巨大匾额(用以标识名称)的例子数不胜数,最著名的就是明代长城的东北起点——山海关——城楼上悬挂着的匾额。山海关在建成100周年之际,挂上了由明代进士萧显题写的“天下第一关”巨匾。嘉峪关在建成500年之际,挂上了由清代名臣左宗棠题写的“天下第一雄关”巨匾。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故宫北门在神武门竖额下镶嵌了一块长10米、宽2.2米巨大石匾。这些匾额没有破坏原有建筑,反而为其增添了文化色彩。
北京城中轴线上的4座古建筑、3座当代建筑如果悬挂上标识其名称的匾额,也会取得较好效果。只是,如何在悬挂匾额的同时不破坏文物,希望众多专家、学者共同研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