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西部绿色地标 西山森林公园建设历程
金秋时节,西山森林公园山花烂漫,硕果累累。一眼望去满目绿色,亭台楼阁“镶嵌”其中,犹如一幅婉约风景画卷正徐徐展开。经过三年的建设,西山森林公园项目初见成效。昔日荒山披上了彩装,满山绿树发挥城市“绿肺”功能的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一处休闲、娱乐的好去处。面对如画美景,回首三年建设历程,市委、市政府立足生态做加法的科学决策让人叹服,建设者们不畏艰难困苦流血流汗的钉子精神更让人感慨。 立足生态建设做加法 西山森林公园建设果断上马 站在西山脚下,仰望青山,只见满山绿“海”中,一条盘山公路蜿蜒而上,亭台楼阁点缀其中。置身其中,空气明显清新起来,令人心旷神怡。在全市上下全力攻坚开展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今天,回首西山森林公园建设历程,人们更加深刻体会到当年市委、市政府启动上马西山森林公园建设工程这一决策的正确性。 西山是省会主城区的背景山体,位于槐安路的西头,如同省会西部一面立体影壁墙。由于山体属石灰岩和片麻岩结构,本就植被稀少,再加上长期挖山采石,以前这里一直是荒芜裸露的秃山。为了改变西山面貌,自2009年起,作为三年大变样的重点工程之一,西山绿化开始列入政府工作计划,当年西山脚下的山前大道两侧被列入了省会义务植树基地建设,西山封山育林工作也得到加强。但由于缺少专项资金,西山绿化建设依然进展缓慢。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瑞彬提出:“改变省会生态环境不仅要开展污染治理做‘减法’,更要大力实施生态绿化做‘加法’”。市委、市政府经过科学论证,认为石家庄不能把眼光仅仅局限在主城区建成区。虽然当时看西山还在城区以外,但用不了几年时间,随着主城区扩张,西山将成为城内山。而且我市主城区位于太行山和滹沱河的夹角地带,且西山距主城区过近,落差较大,西风越过太行山下沉增温极易在市区形成焚风效应,而绿化西山不仅可在主城区西部形成生态景观,还可以缓解焚风效应,改善省会生态环境。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经过多次论证调研,2011年1月4日,市政府第四十六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了《关于建设西山生态观光园的实施方案》(后更名为西山森林公园),将在西山建成规划总面积5万亩、概算总投资3亿元、植树300万株的超大型生态观光花园。 作为省会一项重点生态绿化工程,市林业局专门找到南京林业大学园林设计院对园区建设进行考察规划,并多次召集专家进行论证,最终根据西山区域特征和发展定位,确定采取工程造林等四种模式进行建设,突出吸尘滞碳、调节气候、改善大气三大功能。在坚持生态优先、适地适树的原则上,通过乔、灌、藤合理搭配,林、果、花充分互补,使西山实现“春季山花烂漫、夏季绿树成荫、秋季硕果累累、冬季郁郁葱葱”的效果,把西山打造成集生态、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西山森林公园建设拉开了大幕。 全市上下广泛动员义务植树基地成最亮风景 沿山前大道过小李庄一路往南,路西侧义务植树基地的石碑隔不远就有一个,历年省四大班子义务植树基地、市四大班子义务植树基地、省直厅局以及国有大中型企业义务植树基地,一片片连成一体,既各具特色又互相融合。进入基地内,只见路两旁的金叶榆迎风摇曳,眼前一片片的白杨,如列队士兵似的整齐划一,一排排山桃、杏树、核桃、柿子树点缀其中。远处的桧柏林郁郁葱葱,旁边的凉亭、小桥流水,构成一幅如诗画卷。 “没有省市领导和各界群众的支持,西山森林公园不可能建得这么快,这亮丽的义务植树基地就是最好的见证。”随行的林业部门的同志禁不住感慨道。他告诉记者,按照建设方案,西山森林公园主要采取工程造林、义务植树、农民自建经济林和封山育林四种建设模式。其中,在山前比较低缓的沟谷地带主要采取义务植树造林模式进行。对此,省市领导给予大力支持,不仅带头参加义务植树做表率,还多次号召各级企事业单位捐资建设。 自2011年以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瑞彬每年都带领市四大班子领导到西山进行义务植树,不仅如此,为加快义务植树基地建设进度,2011年还给百余家省直部门一把手写信,号召大家捐资投劳共建绿色石家庄。省林业厅、省财政厅等百余家驻省会省直单位积极响应,纷纷捐资。“没想到大家这么支持西山的绿化,甚至残联都拿出了3万元。我们很受感动!”提起这事,随行的林业部门的同志十分感慨。在市领导的宣传带动下,一些市直企事业单位也积极加入到西山义务植树基地建设中。今年春季,孙瑞彬又给驻石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去了倡议信,市长王亮多次过问西山森林公园建设工程,给予大力支持。北人集团、公交集团、水务集团等企业纷纷加入到义务植树基地建设队伍中。 近三年来,省会西山义务植树基地承接着我市党政军领导、机关干部及驻石部队义务植树活动。累计组织大型义务植树活动10余次,参加植树活动2.5万人次,共计植树15万株。目前,西山义务植基地面积达到了1500亩,成了西山森林公园的“园中园”。 苗木物料人工背上山 亮丽风景背后是辛苦付出 从山脚下沿着盘山公路蜿蜒而上,两旁的金叶榆迎风招手,竞相怒放的雏菊、太阳花散发出一丝久违的清新味道。站在山顶处,遥望省会主城区,一座座高楼耸入云霄,一座现代化的繁华都市尽收眼底。 三年来,西山森林公园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其光鲜亮丽的背后,是建设者的辛苦付出,他们所面临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他们每天都“钉”在建设现场,翻山越岭,跑遍了每条山野小道,每条山坡沟壑。 土地、自留山地和承包地是当地农民的生活根本,要把当地群众赖以生存的基础变为供游客游览的场所,建为森林公园,当地群众不理解,公园建设占地一度受到阻挠和抗拒。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指挥部一班人费尽了周折,坚持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到群众中开展工作。市绿化处处长李占宏带着工作人员走家串户、苦口婆心劝导,向群众讲解森林公园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带动当地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等等好处。市林业局局长杨建秋也多次找当地村委会干部做工作,讲建设西山森林公园的作用和意义,终于使当地干部群众改变了观念,从一度阻挠工程建设变成了支持西山森林公园工程建设。 西山条件较差,施工难度大,如何在陡峭又较为贫瘠的山体种上树、种好树成为了建设中的一大难题。市林业局采取工程造林的方式,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专业的绿化公司进行山体造林建设,包种、保活、包管理。山上都是石灰岩和片麻岩,工人用铁锤、钢钎在石头上凿出一个个树坑;一棵树苗加上土球少说二三十公斤,都是工人们一步步背到山上。没有土,工人就如蚂蚁搬家一样一袋袋把好土从山下往上背;没有水浇树,他们用高压泵分几次加压,将山脚引岗渠的水引到半山腰的水坝灌溉树木。三年来,人背肩扛,从山下运到山上的土方达到了一万五千多立方米,将西山所有大树下的土都换了一个遍,建设者付出的辛苦可想而知。 目前,西山森林公园累计完成资金投入3亿元。其中,市财政投资1.8亿元,鹿泉市财政投资5000万元,省直单位、驻省会大中型企业等捐资2000万元,鹿泉市当地农民自建经济林投入5000万元。在完成造林绿化5.3万亩,超额完成绿化任务的同时,建设完成连接各个景点观光盘山公路9公里,公园核心区道路3.3公里,园区甬路15公里,实现了村村连接、景点互通,使游客在游览周边500米的范围内有一条园区道路。同时,完成景区内10多个重点部位的观景平台、浆砌护墙、护栏、石凳等基础服务设施,完成8个景点(楼阁、古廊、石廊、凉亭、古庙、停车场3处)及其周围的游园环境改造提升工程。 眼下,我市正铁腕治理大气污染。随着我市生态建设进程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的不断推进,西山森林公园作为一项重点生态工程,对于拓展城市绿化空间、改善省会主城区生态和景观环境的作用将更加明显。相信未来,这座主城区的立体“影壁墙”会越来越美,也注定会成为石家庄的一处新亮点和一张城市名片。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