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10号线车站装修主打黑白灰 四大站风格各异
“10号线穿过的区域是现代化的,使用人群以青年人为主,所以从车站口的设计和内部装修,都体现着国际化、都市化的特点,走在时尚前沿。”负责地铁10号线内部装修的“AA国际”相关负责人王彤亮表示。2008年2月28日10号线一期空载试运行,按计划10号线6月开始运营。27日下午,记者再次探营地铁10号线,体验其4个重点靓站的装修设计风格。 设计体现都市前沿 10号线的地下公共空间以“都市前沿(Metro Frontier)”为整体设计理念,意在打造地铁网络中最具现代感、国际感,体现新北京面貌的系列空间。出入口是完全用钢材和玻璃相接而成的半透明建筑,这样的现代化设计主要是因为10号线经过的区域都是北京近十年来发展较快的地区,地铁地面风格应该符合周边现代化的建筑风格。 基本色调黑白灰 由于10号线所经地区和使用人群的特点,即现代、朝气、国际化,所以其内部空间色彩定位在国际认知度高、比较理性的黑、白、灰色调上。黑、白、灰也是中国传统的颜色,容易被接受。而且,黑、白、灰的主色调,也为导向标示与广告等提供沉稳的背景。“每日穿梭于地铁的多彩而生动的都市人群,他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10号线的基本色,正好可以衬托出这些颜色。”这也与5号线的“多彩”+“暖灰”以及其他线路在色彩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装修按区段重点站进行 10号线的装修以三个区段为单位,兼顾重点站,特色突出。三个区段分别是中关村地区、奥运支线和CBD地区。重点站包括了巴沟村站、海淀黄庄站、北土城站、亮马河站、三元桥站、学院路站、金台夕照站和国贸站。其中,巴沟村站周边有大型聚居区;三元桥站是与机场线的换乘站。 北土城站:“一站两台” 与奥运支线换乘的地铁10号线北土城站因为有了“青花瓷”元素的加入而显得颇具中国风。北土城站位于元大都土城墙遗址,该站也是奥运支线的起点站,因此就出现了“一站两台”的不同设计。设计人员说,“元大都的遗址城墙是中国历史的见证,因此该站位于10号线的站台采用城墙砖的深灰色为色彩基调,设计很简洁;位于奥运支线站台则以青花瓷为设计理念,向世界介绍中国传统文化。” 黄庄站:蕴含科技元素 黄庄站和目前北京所有地铁站点都不相同,站台层在站厅层的上层,乘客从地面下到地下二层的站厅层后,还要再乘坐一段短电梯上到地下一层的站台层坐车。采取这样站台层在站厅层上部的设计,主要是便于地铁10号线与4号线在黄庄站的换乘。地铁轨道在站台中部,而候车区域在站台两侧。如果坐错方向的乘客是无法直接从站台下车后换乘另一方向列车,需要下到站厅层到另一侧站台坐车。 10号线的站台以黄色为主色调。“黄庄站在中关村地区,所以这个站的装修,体现了科技、理性、思维的理念。”王彤亮说,比如站厅层机械性的线条,都体现了这种特色。 国贸站:“闹中取静” 从国贸站一下车,浅灰色的墙砖映入眼帘。每隔几块砖,墙壁上就有同色的水墨竹雕刻画,安静而祥和。而上到站厅层,主色调换成了亮眼的乳白色,圆弧形的站厅顶,给人以别样的感觉。 “闹中取静”是国贸站装修的最大特点。浅色调的装修,与地面的喧闹形成很大反差。站厅、站台、通道空间天花部分的曲面构成,可以弱化空间宽度有限带来的压抑感。相对于拥挤、嘈杂、争奇斗艳的地上CBD,地下以大面积空灵的白色为空间主基调,集中体现中国水墨画“留白”的意境,形成简练而富有诗意的地下世界。 金台夕照站:体现媒体人特点 金台夕照站的风格明显比其他站要活泼许多,一下车,就是深色的弧形墙壁,上面大大小小的圆孔,有些可以发光,而另一些则是亮眼的橙黄色。站厅层依旧是乳白色,但延续的仍然是圆孔装饰。这些圆孔有的是用来安装照明灯的,而另一些则是预留的广告位。 王彤亮告诉记者,作为以央视为中心的北京新媒体基地,金台夕照站主要表达传媒领域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时间性、扩散性、时尚性、多元化的特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