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嘉湖隧道指挥长:不设非机动车道有3大原因
水下隧道指挥长细说“内幕” 不设非机动车道有3大原因 年嘉湖隧道能否增设非机动车道后,引发全城大讨论。今天下午,长沙市市政专项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营盘路工程项目负责人李华接受记者采访,从健康、安全、效率三个方面解释了“不能增设非机动车道”的原因。 李华表示,年嘉湖隧道是封闭式隧道,地下部分长1400米。虽然里面有通风机,由于汽车尾气排放不易清散,空气质量差,不利于身体健康。从安全的角度出发,也不适合增设非机动车道,因为隧道内场地狭小、车速较快,非机动车不易避让,易产生交通事故。更重要的是,跑机动车更能提高隧道的使用效率。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魏春雨教授也反对在“目前的基础上增设非机动车道”。不过,他也认为在设计之初,就规划专门的、封闭的非机动车道。除了增加投资,技术上没有难度,并且国外还有成功的案例。针对这一问题,长沙市规划局局长冯意刚表示,年嘉湖隧道规划之初,就从隧道位置、工程造价两方面充分考虑过道路的功能需求,是在经过论证的情况下“没有增设非机动车道”。至于长沙以后开通的过江、过湖隧道是否会设立专门的、封闭式的非机动车道,冯意刚称:“目前还没有进行过专题研究”。 虽然没有设立非机动车道,不少市民还是坚持从年嘉湖隧道违规通过。8月5日下午6时42分到7时16分,记者就统计到共有6辆电动车、3辆自行车和2名老人从隧道通过。虽然从隧道更方便、更节省时间,记者还是要特别提醒非机动车驾驶者和行人:不要冒险经过。 长沙市年嘉湖隧道西侧入口处,电单车时常驶入隧道。年嘉湖隧道能否设非机动车道?很多人倾向“增设非机动车道”,但也有反对者说:不设非机动车道是国际惯例 “年嘉湖隧道能否设非机动车道”引发全城大讨论 众多市民支持,专家坚决反对 支持者:方便更多人通行 反对者:混行有安全隐患 在长沙市民的翘首期待中,年嘉湖隧道如期通车了。 但令部分市民遗憾的是,这条耗资9亿元修通的湖底隧道,并没有为非机动车准备车道。他们纷纷致电记者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我们记录的33个读者来电中:31位市民呼吁“增设非机动车道”,只有2人表示反对。 正 方 “路是通了,心却堵了” 胡波先生家住浏阳河畔小区 我在清水塘一中附近有一个小店铺,没有隧道时,骑电动车绕道八一路要20多分钟,如果能从隧道下通过几分钟就到公司了。 黄女士 政府修路的目的,应该是方便老百姓。现在的情况是:路是通了,心却堵了。 黄先生家住芙蓉路 举个例子,从芙蓉路去南湖市场,坐公交绕道八一路需要40多分钟,如果能从年嘉湖隧道通过,走路也只要30分钟。现在将行人和非机动车堵在外面,对于大多数市民并没多大意义。 彭先生 平时并不需要经过这条隧道。这只是城市道路,不是高速公路,怎么就只能让汽车过?何启良家住马王堆电话号码62168**这条花了9个亿的路,应该是个便民工程,怎么能将大多数没车的市民挡在外面呢?增加非机动车道并不会增多太大的投入。 反 方 “这是国际惯例” 叶先生 从没听说过隧道里还设有非机动车道,全国各地很多比这长的隧道都没有设非机动车道。 我不支持年嘉湖隧道增设非机动车道,这是国际惯例。怕行人在隧道内逗留,安全隐患很多,通风透气不好,一旦出现安全事故,行人、非机动车主逃离困难。 刘蓓 我不支持加设非机动车道。首先,年嘉湖隧道就是专为机动车通行设计的;其次,不是所有的行人和非机动车主都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专家】 “从安全的角度,我坚决反对” “如果在目前的基础上增设非机动车道,我坚决反对。”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魏春雨教授观点鲜明地表示,年嘉湖隧道全部采用人工照明,光线并不好,更为重要的是,各种汽车的尾气对于人体也非常有害。 “从安全的角度,我不建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魏春雨教授还说,国外也没有这样的先例。对于市民的强烈要求,魏春雨教授也表示,如果施工之前就设计非机动车道“在技术上并不难”,“只是会增加投资”。 【市民素描】 如果我们可以从年嘉湖隧道通过 没有设置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年嘉湖隧道,不允许货车、摩托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从隧道通行。 如果,年嘉湖隧道增设了非机动车道情况会是怎样呢?本报记者今日特意采访两位违规从年嘉湖隧道通过的市民。 只要10分钟就可以到公司 12时43分,几辆“飞”出的小车后面,突然冒出一名骑着红色的电动车、戴着太阳镜的市民。记者赶紧拦上去,这名叫康建的中年男人十分配合记者的采访。他是三湘建材市场的个体户,每天都必须从湘雅路到三湘建材市场上班。以前没隧道,上班需要用30分钟,现在10多分钟就到了。“还是设个非机动车道,能方便更多的人。”康师傅感慨道。 不用早上5时半起床了 13:01,骄阳似火。满头大汗的胡老师骑着电动自行车从年嘉湖隧道通过。他刚从芙蓉区政府附近的家中出来,准备去西站附近的岳麓区小学上班。胡老师激动地说,每天上班至少要花90分钟。如果要上第一节课,早上5时30分就要起床,现在从隧道通过顶多花40分钟。胡老师很坚决地说:“很显然,我会走这里”。 【相关链接】 国内4条湖底隧道均限制非机动车 南京玄武湖隧道 2003年5月1日,南京玄武湖隧道正式通车,隧道全长约2.66公里,其中暗埋段为2.23公里,设计车速为60公里/小时,出于安全因素考虑,该隧道不允许行人及非机动车及两轮 杭州西湖隧道 2003年10月15日,杭州西湖隧道正式通车,全长近1300米,其中穿越西湖约730米,限速40公里/小时,行人、非机动车、各类货运机动车以及车身高于3米的小型客车均不允许进入隧道通行。 苏州独墅湖隧道 2007年10月11日,苏州独墅湖隧道正式通车,全长为7.37公里,其中隧道部分长3.46公里。隧道主线限速80公里/每小时,辅助道路则限速40公里/每小时,在独墅湖通行十个须知中明确提出:严禁行人和非机动车辆通行,严禁履带车及农用车通行。 无锡蠡湖隧道 2007年12月28日,无锡蠡湖隧道试通车,隧道限速60公里/每小时。当地交巡警部门已发出通告,行人、非机动车以及装载机、压路机、履带车、铁轮车、拖拉机等可能影响隧道结构安全的8类车辆禁止通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