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青石街将保留修缮3处民国建筑
到本月7日,新街口青石街危旧房改造项目的房屋征收签约期即将结束。近日,玄武区发布信息表示,截至目前已有近80户居民签约搬迁,签约期结束后将启动司法程序;房屋征收工作结束后,这里的3处民国建筑也将全部保留,并进行全面修缮。 青石街片区是今年我市重点危旧房改造项目之一,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需要征收186户居民和2家工企单位。改造后,这里将建设文化项目,与市文化艺术中心形成一体。 “从3月9日启动到现在,已有约80户居民签约。”玄武区征收办相关负责人说,其余居民因为补偿价格的原因,签约尚在商谈中。但他表示,此次征收完全按照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进行,从房屋价格评估到每户具体的征收补偿价格,全部向居民公开,透明度前所未有。本月7日签约期结束后,如果还有居民的征收补偿协议没有谈成,将启动司法程序。征收办负责人表示,希望还未签约的被征收居民尽快与指挥部达成协议,特别是一些公职人员,更应带头支持征收工作。 对于青石街危旧房改造项目的居民安置问题,玄武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这里的居民住房面积大部分在40至60平方米,按照市场评估价,到其他地方可以买到相当于原来2倍面积的房子。区里提供的产权调换房源也基本上是现房。不仅如此,区政府还出面,向一个商品房小区的开发商“团购”了一批房源,被征收户如果愿意购买,每平方米可以便宜1000元。 记者注意到,青石街危旧房改造项目中,还涉及3处民国建筑。就此,玄武区征收办负责人介绍,在2007年到2011年进行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青村、海山村、青云里等3处民国建筑被确定为“不可移动文物”,面积共有2000多平方米。其中,位于青石街20号、门匾上题写“青村”的民国建筑,据说是由桥梁专家茅以升亲手设计,国民党当时一位高官买的一亩地所建,施工队也是当时建“美龄宫”的原班人马。然而,如今这几处民国建筑院内都成了大杂院。此次危旧房改造过程中,不仅将对其进行保留,房子腾出来后,有关方面还要通过现场勘察、设计方案,进行修缮,将作为博物馆、艺术品展览场所,使之成为南京CBD核心区的一部分。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