隈研吾中国展,有隙间的建筑
摘要: 如何在建筑中酝酿出隙间,是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在近年的设计中极为重视的一点。在他看来,物与物挤在一起、没有缝隙的状态,不仅仅会显得透不过气,更重要的是难以应对环境、状态以及使用方法的变化。 (图 ...
如何在建筑中酝酿出隙间,是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在近年的设计中极为重视的一点。在他看来,物与物挤在一起、没有缝隙的状态,不仅仅会显得透不过气,更重要的是难以应对环境、状态以及使用方法的变化。 (图:隈研吾) “2011 年的东日本大地震让人们明白了一个事实,没有隙间、紧密排列的住宅,看上去给人整齐的感觉,实际上却缺乏柔软的韧性,非常脆弱”。本次展会展出了隈研吾事务所近期的项目模型、设计图以及部分已建成作品的照片,它们多为拥有隙间的建筑。“作为20 世纪典型的建筑材料,混凝土将隙间从建筑中排除了,这也就注定了它反隙间物质的身份”,隈研吾对如何超越混凝土很感兴趣。使用混凝土替代材料,就能让隙间在建筑中复活。 (图:互助之屋 (share house) 是一个满是隙间的家,在结构用合板上打口,采用相互咬合的方式就能完成结构安装) (图:法国当代艺术基金会中心。浮在空中的露台连接了建筑周围的道路与空中的道路,在这里举行活动,可吸引路上的行人进入建筑) 隈研吾用石头、木头和竹子等各种材料,在留出隙间的前提下进行搭建,完成了展览中的一系列建筑项目,例如展出的建筑模型互助之屋 (share house),采用结构用合板这种非常便宜的建筑材料,在组合时留出缝隙,从而建造出新颖、轻巧,满是隙间的场所。通过增减结构用合板,还可以自由地对互助之屋进行扩张、缩小和增减功能,从而实现了建筑的自由变化和更多可能。 本次展览于2013 年7 月24 日至9 月15 日期间在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和上海证大当代艺术空间展出。 (图:浅草文化观光中心。带有动感的“屋檐”层叠搭建,创造出以往积层建筑所没有的“新横截面”。房檐倾斜切割出的空间可作为一个小小的设备层,获得了更大的可利用体积)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