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行业聚焦 查看内容

帕内建筑艺术展广州举行

2013-11-5 12:02|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0| 评论: 0|来自: 网络

摘要: 「从广州大元帅府到墨尔本的『沙面』──帕内建筑艺术展」、「帕内设计建筑测绘图纸展」、「昔日穗城」展览正在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举行,通过二百多件历史照片、文物、模型,展示二十世纪初期广州政治、经济、 ...
「从广州大元帅府到墨尔本的『沙面』──帕内建筑艺术展」、「帕内设计建筑测绘图纸展」、「昔日穗城」展览正在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举行,通过二百多件历史照片、文物、模型,展示二十世纪初期广州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的历史风貌,以及中澳文化交流成果。

  建筑集中在沙面一带

  亚瑟.帕内(Arthur W. Purnell)是澳洲建筑设计师,他出身于建筑世家,成年后到非洲、欧洲、美国及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游历,学习吸收各种建筑流派的精华。二十世纪初帕内来华,定居于广州沙面,并与美国工程师帕捷在沙面成立治平洋行,其职业生涯中最辉煌的时期至此拉开了帷幕。

  在此期间,帕内设计了衆多既具西式风情兼有东方格调的各式建筑。他博采衆家之长,兼收东西之萃,紧跟时代步伐,长于多种建筑风格的设计,包括巴洛克式、折衷主义式、新古典式等等。著名的沙面粤海关俱乐部、东亚贸易公司、万国银行,以及后来成为孙中山大元帅府的广东士敏土厂办公楼等建筑皆出自他的手笔。作为来华建筑师中的杰出代表,帕内把岭南的建筑元素糅合到自己的设计中,在广州留下了深远影响。

  从建筑区位来看,帕内的建筑集中在广州沙面、长堤、东堤及珠江南岸一带,并以珠江为纽带联系在一起,形成东西走向的带状区域,这是二十世纪初广州城外最具活力的空间,集中了晚清广州经济、文化的几乎所有新生事物。帕内以其设计参与其中,是广州城市与建筑近代化的重要实践者与见证人。

  见证中澳建筑文化交流

  目前广州现存的帕内设计的建筑有十多栋,主要集中分布于沙面或珠江南岸。这些建筑虽经历了近百年风雨的洗礼仍保存完好,成为早期中澳建筑文化交流、融汇的历史见证。帕内在广州生活八年后重返澳洲,继续从事建筑设计,在其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他又设计了数以百计的各种用途的建筑物,其中部分建筑中浸染了中国传统的建筑元素,甚至为了纪念在广州的日子,他先后两次将自建的住宅命名为「沙面」。

  相对许多西方建筑师,帕内的「建筑地理」十分狭窄。他在中国的作品几乎全部集中在广州,时间也相对集中,是辛亥革命前晚清最后的岁月。但是,帕内无疑是上世纪初广州最有成就的建筑师。他的作品衆多,类型多样,几乎涵盖了晚清社会生活的全部,如近代商业、近代住宅、近代医疗、近代教育、近代交通、近代产业等,而每一个作品都保持了较高的艺术与技术水平。由于帕内及其治平洋行的存在,广州在丧失了贸易中心港的地位之后,仍然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也使广州在上海等租界城市的竞争下,在建筑学领域保持了堪称骄傲的荣誉。

  大部分展品内地首次曝光

  本次展览由广州市文化局、澳洲墨尔本大学、澳洲维多利亚州立图书馆、广州市城市规划协会、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联合举办。「帕内建筑艺术展」从青少年时期的帕内、帕内广州史迹、帕内的中国情结、帕内引发的中澳文化交流这四个部分重点介绍了澳洲建筑师帕内的建筑生涯,以及他在广州、墨尔本两地的建筑成就。展览共展出文物十多件、模型五座、历史照片二百多幅,大部分照片由澳洲墨尔本大学及澳洲维多利亚州立图书馆提供,在内地尚属首次曝光。

  为了提高展览的学术性与观赏性,纪念馆另外制作了「帕内设计建筑测绘图纸展」和「昔日穗城」两个辅助展,使整个展览内容更丰富。本次展览将一直延续至二○○八年一月二十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