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行业聚焦 查看内容

丽江古城民居的前世今生 政府投10亿保护古城百年老屋焕发新容颜

2013-11-5 12:03|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74| 评论: 0|来自: 网络

摘要: 2001年,来自22个国家的400多位代表聚首丽江,就“文化遗产管理与旅游业、遗产地管理者之间的合作模式”进行了广泛研讨。大家对丽江古城保护行动计划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丽江模式”为世界文化遗产管理与旅游业开 ...
2001年,来自22个国家的400多位代表聚首丽江,就“文化遗产管理与旅游业、遗产地管理者之间的合作模式”进行了广泛研讨。大家对丽江古城保护行动计划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丽江模式”为世界文化遗产管理与旅游业开发提供了典范。

时隔6年,一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2007年遗产保护优秀奖”的桂冠再次肯定“丽江模式”的同时,也为此模式注入了新的思路和内容。

这种“由政府和遗产基金会提供补助,让原住居民对丽江古城完成的极具原真性的民居保护和修复”的措施充分得到专家们的首肯,他们认为,这种方法为原住居民和政府之间的合作再加上外来的专家、捐助者的支持,搭建了一个更宽阔的遗产保护方法的基础框架,是丽江古城遗产保护模式的延伸和扩充,是符合世界遗产保护综合规划的,值得向全世界遗产地推广。

那么,丽江模式给丽江,给丽江旅游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古城,解密“丽江模式”。

一所民居一个故事,说不尽的历史和传奇……

很多人来到这个拥有800多年文化积淀的古城,较直观的印象也许就是那古色古香的建筑文化。1997年12月4日,丽江古城以“保存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与自然优美的特殊价值,经历1996年‘2•3’大地震基本格局不变,核心建筑依存,恢复重建如旧,保存了历史的真实性”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而就在最近,走进古城的细心游客发现,一些原来在路边斑驳的老屋仿佛变得年轻了,虽然门看似那个门,窗还看似那个窗,但已经没有了破败之感。

百年老屋焕发容颜

从四方街西面拾级而上,五花石的街道在细雨中显得更加俊秀。

黄山上段35号,走进这个古色古香的纳西院落,迎头就是雕刻精致的木门和屋檐,83岁的和佳卓老人已经记不清自家有几代人居住在此,热情地邀请记者进屋,他指着屋顶簇新的木隔板,喜笑颜开,“两年前,这里、那里还会漏雨,现在可漂亮啦。”说起房屋的变化,老人就像在细数自己一个最熟悉不过的友人。

在老人的带领下围着老屋绕了一圈,只听他一一介绍着:屋头的瓦重新铺过了,原来的那间烂柴房拆了,墙也刷过了……老人说,他在这里住了一辈子,屋子还是那个数百年的屋子,只是人老了,屋子却焕发了新容颜。

2006年开始,老人自筹资金8000元,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以下简称古城管理局)和美国全球遗产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各出4000元,开始对和佳卓老人的民居进行修复。记者了解到,仅当年一年,像和佳卓老人受益于此的民居就有170多间。而近4年来,古城管理局与基金会已累计出资231.14万元,完成了丽江古城内299户居民户、236个院落的传统民居修复工作。

原真性修复民居

站在黄山上段69号门口,对比修复前的老照片,记者疑惑地问:“有点看不出修复前后的区别啊?”听到此话,古城管理局建设科的小刘微微一笑道:“是啊,这就是‘修旧如旧’,保持古屋的原有风貌。”在他的指点下,记者才发现,原来这幢老屋门前的雕花和构件都是后来换过的,原来腐烂和破落的构件已经不复存在,而后来加固的砖墙也把几年前旧的墙面取代了。

七一街兴文巷14号、黄山下段63号……记者在这些人家居住的古屋里,看到原来倒塌的墙不见了,腐烂的门窗焕然一新。几户居民介绍,政府鼓励他们进行原真性修复,得到补助金让自己安居乐业的同时,也让古城变得生机勃勃了。

一幢幢古民居,记录着丽江古城800年的变迁,经历过1996年“2•3”大地震的考验,而在近年来,从保护中受益,洗却旧尘。也因此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2007年遗产保护优秀奖”的殊荣。

拆除不协调建筑

6年前,丽江古城申遗成功,给丽江人带来了无比的喜悦,但冷静下来,丽江人感到这更是一种保护古城的责任。“10年间,丽江已累计投入近10亿元资金用于保护古城。今天,古城之所以能够走向世界,赢得世界的青睐,其成功的秘诀只有两个字,那就是‘护古’。”古城管理局局长和仕勇介绍,正因为有了“护古”的意识和举动,丽江人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原真性。

“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禁止用于传统民居,红砖墙体不得外露,不得在外墙面画假砖……”,和仕勇谈道,这10多年来,在古城民居的修缮中,古城管理局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原则是外观只能“修旧如旧”,对造型和立面、结构和装饰等都有严格要求。而去年3月1日实施的《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则把古城保护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正因为这些基础工作,让古城的保护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变得那么透明而且人所共知。

记者还了解到,为了做到恢复古城建筑风貌的尽善尽美,丽江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实施了古城周边的军分区整体搬迁,古城电力开关站扩容建设,玉河广场排污及亮化工程等13个保护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同时把古城北面入口到黑龙潭景区等多处不协调建筑拆除。这些拆除拆迁工程总投入将达到20多亿元,可谓丽江古城保护的又一大手笔。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