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户区改造尝试多渠道融资 参与房企或率先受益
面对棚户区改造资金缺口较大的问题,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通知明确指出,允许参与棚户区改造的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参股等多渠道融资,缓解其资金不足的压力。此举不仅有利于银行对企业债券和贷款统一纳入授信管理体系的监管,也给企业盈利带来了新机遇。 棚户区改造将得到金融领域的助力。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棚户区改造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指出,承担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任务的企业,可申请发行企业债券用于棚户区改造。 《通知》规定,鼓励民营企业根据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安排,通过直接投资、参股、委托代建(BT)等多种方式参与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并申请发行企业债券。业内人士表示,通过企业债券等融资渠道,可缓解企业对资金不足的焦虑,能有效地促进宏观项目的实施。 改造棚户区“很差钱” 近年来,棚户区改造一直是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重点。相关数据显示,2008—2012年,全国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1260万户,占同期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量的40%,各类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基本建成750万套。 虽然棚户区改造成效显著,但是在改造的过程中却困难重重。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指出,棚户区改造难的最主要原因,还是资金问题。作为政府的责任,棚户区改造需要政府稳定可持续的财政投入,然而在棚户区较多的地方,当地政府一般财政相对困难。 倪鹏飞表示,今后要改造的棚户区多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并且大多数位置偏远,商业开发价值低,实施改造很难实现资金就地平衡。加上棚户区改造项目吸引信贷资金、民间资本参与的水平普遍不高等因素,各地棚户区改造的资金缺口普遍较大,而如果通过企业债券等融资渠道,可以缓解资金的压力。 据记者了解,棚户区改造作为新一届政府主打政策之一,一直在以强劲的力度和速度推进,此次的《通知》也是系列政策的细化和延伸。 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就曾全文公布《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提出,符合规定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承担棚户区改造项目的企业可发行企业债券或中期票据,专项用于棚户区改造项目,对发行企业债券用于棚户区改造的,优先办理核准手续,加快审批速度。 鼓励“债贷组合” 《通知》首次明确了鼓励企业发行“债贷组合”专项债券,用于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其内容称“债贷组合”是按照融资统一规划、债贷统一授信、动态长效监控、全程风险管理的模式,由银行为企业制定系统性融资规划,根据项目建设融资需求,将企业债券和贷款统一纳入银行综合授信管理体系,对企业债务融资实施全程管理。 此外,对专项用于棚户区改造项目发债募集资金额度比例,放宽至总投资的70%上限,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市、县政府对棚户区改造项目给予债券贴息。 据了解,国内首只“债贷组合”试点企业债券,13岳阳城投债曾于今年7月成功发行。该项目由国开证券任主承销商,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岳阳云梦新城等11个棚户区改造项目。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与金融研究所某研究员告诉记者,通过“债贷组合”让棚户区改造找到了既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又防范债务风险的有效结合点,通过探索债贷统筹,充分发挥了银行在中长期贷款、融资平台债务管理和债券发行承销领域的综合优势,树立了金融支持棚户区改造又起到防范风险作用的良好典型。 不仅如此,“贷债组合”还将有利于债贷资金统一监控、同步到位,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和降低项目建设风险,有利于防控地方政府和融资平台债务风险,保护投资人利益和增强投资者信心。 带给房企新机遇 某房企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近期,国家对棚户区改造出台了各项有力的政策,这在利好棚户区改造的同时,也将为房地产业带来诸多新的机遇。 虽然国家一直强调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在信贷政策、土地政策、再融资政策等方面,尚未对房企开闸。然而,国家对参与保障房建设、棚户区改造等开发企业,在信贷政策、土地政策、再融资政策等方面予以放宽。 据了解,目前已有包括万科、华润、佳兆业、深圳控股等多家房企参与到旧城改造和棚户区改造中,尤其是佳兆业,在广州、深圳等地拥有30多个旧城改造项目,对佳兆业来说,城市更新已成为扩张城市布局发展的重要手段。 “企业被允许发行专项债券,这不仅在目前钱荒的情况下,为棚户区改造提供了极大的融资便利,减轻了银行的负担,也提高了饱受贷款困难的中小房企的参与热情。”上述研究员说。 “棚户区改造给房企带来的机遇,应建立在对其相应风险评估的基础之上。如何将棚户区改造的盈利性、公益性、长效性三要素进行有效结合,是目前房企面临的一个挑战。”上述研究员建议,“房企应将企业转型、新型城镇化契机两个因素积极纳入棚户区改造过程中,这样才能真正抓住棚户区改造带来的机遇”。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