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湖北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湖北岩崩事故遇难家属认尸 对鉴定结论存疑

2008-1-4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33| 评论: 0

摘要:    中央高度重视湖北 岩崩 事故,国务院调查组成立,承诺从快从实调查   国务院调查组:   将给社会一个满意交代   昨日上午,湖北省恩施“11・20”高阳寨隧道口特别重大坍塌事故国务院调查组 ...
  中央高度重视湖北岩崩事故,国务院调查组成立,承诺从快从实调查

  国务院调查组:

  将给社会一个满意交代

  昨日上午,湖北省恩施“11・20”高阳寨隧道口特别重大坍塌事故国务院调查组在巴东县野三关镇正式成立。

调查组组长王德学承诺,调查组将尽快完成搜救任务,查出事件真相,给死难者及其家属和社会一个满意的交代。

  据会上透露,经初步分析,事故原因不排除人为的因素,但也有事发前下雨等诸多客观原因,事故的性质和责任认定,还有待实际调查后作出的结论。

  国务院调查组由国家安全生产总局、铁道部、交通部、监察部、公安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以及湖北地方政府的人员组成,并邀请了全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参与调查。

  王德学表示,这次事故引起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温家宝、周永康等相继作出了重要批示。调查组将对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伤亡人数、财产损害进行查清,最后将向国务院提供调查报告。

  ■记者调查

  道边岩石严重风化、剥裂,路面下沉

  类似的危险路段还有很多

  野三关当地多位居民反映,镇区内还有许多和岩崩地相近似的路段,急需排除险患,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昨日,记者租车从318国道再次奔赴出事现场,沿路可见有多处地段旁崖险峻,甚至有道边巨岩已严重剥裂,随时有可能向外坍塌。

  在318国道唐子岩地段,连续两个拐弯地段,车辆都是傍山而行,裸露凸翘的山体岩石令人担心。特别是其中一片紧邻道边的岩体,有一长块已经剥裂,随时可能塌下。

  在鱼泉河路段,左侧也是巍石林立,上空的岩体裸露疏松,其中一壁悬崖顶部,可见一块风化严重的巨石向道边翘起,令人倒吸冷汗。

  据当地司机田继红讲,这片路段的道边岩崖都不是一个整体,而且风吹日晒已久,掉石块、掉渣子的情况随时都在发生。特别是冬天结冰,春天解泠后岩块间更易松动,道路的安全隐患很大。

  由于地处山区,滑坡路面也较多。在野三关杨叉坝往恩施方向大约一公里,一处盘旋山间的沥青路面,有一半已经明显下沉。原本与路面平行的几间房宅地已经深深塌陷。田继红说,这个路段如果再不采取措施,有可能整条路会继续滑坡。在滑坡的正下方,还紧邻着另一条公路。

  解决的办法,当地居民讲,需在塌陷的一侧路面筑石块,封水泥浆,打堡坎加固,以防继续滑坡。

  家属担心以后取证困难

  炸岩计划搁浅

  由于家属坚决反对搜救暂停,原本定于昨日炸掉崩岩上方鹰嘴危岩的计划也暂时搁浅。而对炸岩的做法,有遇难者家属表示质疑。

  遇难者李燕的丈夫王云捷认为,在事故原因没有调查清楚之前,一旦炸岩,将会为接下来的调查取证带来困难。到底是自然灾害,还是施工事故,还是二者兼而有之,这些都有待对现场进行实地勘测。当然鹰嘴岩已出现裂缝,的确为接下来的搜救清理带来安全隐患,炸岩也是合理的做法,所以希望调查组能尽快勘察,取完证后再实施炸岩。

  据王云捷透露,利川方面的认尸工作进展很快,目前许多家属已进入赔偿方案商讨阶段。有关方面拿出按工伤赔偿和按交通事故赔偿两套方案,让家属以“就高不就低”的原则选取。但有家属认为,事故至今仍未定性,是否属施工事故还没有说法。赔偿方案应该和最终的事故调查结论挂钩。王云捷说,目前赔偿这一块“形成僵局”。

  ■动态

  杨志汉家属认尸,对鉴定结论存疑

  杨妻:丈夫身体还是软的

  前日一度中断的搜救工作,在家属的强烈反对下于前晚彻夜进行。

  彻夜搜救发现一名遇难者

  昨日上午8时45分,失踪工人之一杨志汉遗体被找到。至此,宜万铁路高阳寨隧道口坍塌事故中已确认的遇难者人数升至31人。

  另一名失踪工人李庆忠仍在搜救中。据救援指挥部介绍,近日重点是排险和救援并行,在清除洞口上方危石,确保现场安全情况下,继续搜寻死难者遗体。据分析,李庆忠有可能埋于巨石堆下,搜救难度很大。

  家属拦在路上的树干被清离

  昨日现场继续戒严,曾被家属拦在路上的树干已被清离。现场围观守候的人群明显少了很多,不时有满载渣土的大卡车从里面徐徐开出。

  来自恩施的消息,目前遇难者身份辨认及DNA比对工作仍在进行之中。

  杨志汉遗体很完整面目清晰

  失踪工人杨志汉遗体找到后,昨日8时50分左右,杨志汉妻子黄燕被通知到现场认尸。

  黄燕说,丈夫被压在一堆石头覆盖的钢架中,没有着地,面朝下,腹部压在钢架上,有一个8厘米长的伤口。尸体很完整,脸部是乌的。

  目击者称,前晚现场还发现了尸块,但是在客车失事的部位,估计为客车遇难者遗留。

  杨志汉的遗体随后被移送巴东县民族医院,记者随后赶到现场。在为遗体清洗、换衣过程中,黄燕说,丈夫的身体还是软的,除背部有多处红黑斑块和腹部的伤痕外,其他皮肤均完好,没有任何腐烂、肿胀迹象,而且面目清晰。“完全不像是死亡了6天的迹象。”家属们由此对杨志汉的死亡时间提出质疑,并要求法医鉴定。

  家属质疑法医鉴定结果

  下午1时许,法医鉴定后对家属给出的口头结论是:“胸口受到挤压,休克致死。死亡时间:当场既死。”家属们对此结论依然存疑。

  下午4时,事故处理小组和家属们在野三关镇一家酒店对善后进行了沟通和谈判。

  ■追问

  事发前隧道曾两次炸炮?

  20日上午崩岩发生时,54岁的谭树奎是离事故现场最近的人之一。身为木龙河道班318保养组养路工的谭树奎,当时就住在离现场200米远的单位房间里。

  据谭树奎回忆,事发前的19日晚六七点钟,和事发当天清晨6点多,对面隧洞处曾分别放了两次炸炮,“声音很大,特别是头天晚上放的炮,房间门窗和墙壁都在抖,好多灰都被震下来了。”

  两次炮响后,谭树奎都跑出来向对面望,“对面岩壁上的钢架哗哗啦啦地晃,发出很大的声音。”谭树奎还说,他们班有同事看到隧洞里还有挖掘机在施工,“可能是在清理炸完后的渣土。”

  20日上午8时40分左右,岩崩事故发生。谭树奎再次从房间跑出来时,看到的已是一片混乱的现场。“搜救这几天也在不停地放炮炸石,单位的房子已经成危房了。”目前谭树奎已经搬回了镇上自己的家。

  放炮一事,得到住在附近的多位居民证实。记者就此事向中隧集团有关人士求证时,对方称并不清楚此事。指挥部新闻中心有关人士对此事的表态是:有待核实调查。

  事故与铆锁施工无关?

  事故中幸存的施工人员吴绍富依然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他的儿子吴传林说,父亲神志不清,暂时不宜接受采访。吴传林也是中隧的合同工,今年初曾参与出事隧道岩面铆锁铆杆的施工,吴传林的任务是铆锁。

  吴传林说,铆杆的施工情况他不了解,但当时铆锁的施工都是按图纸要求严格来做的,不存在打得不够深的情况。当时从上到下,打了十五六排铆锁,越往下越深,从15米到30米不等。打完后就报给监理,监理平时就在现场,铆锁的深度是严格按照施工方的要求打的。

  吴传林认为,岩崩事故的发生应和铆锁施工无关。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