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香港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一个香港设计师眼中的行业变迁 从设计到产业

2013-1-29 13:44|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63| 评论: 0

摘要:   近日,国际著名设计师及艺术家刘小康先生携新书《从设计到产业:刘小康的CMYK创意学》在北京洛可可设计大厦举行了新书发布会,该书是他和香港女作家谢傲霜的男女二重唱一重来自主观的专业设计师的声音;另一重则 ...

  近日,国际著名设计师及艺术家刘小康先生携新书《从设计到产业:刘小康的CMYK创意学》在北京洛可可设计大厦举行了新书发布会,该书是他和香港女作家谢傲霜的男女二重唱——一重来自主观的专业设计师的声音;另一重则来自旁观的外行人的声音。

  CMKY是印刷术语,C是指Cyan(青绿色),M是指Magenta(洋红色),Y是指Yellow(黄色),K代表的则是定位(Key)套版的颜色黑色,这是计算机化印刷普及以前的业界常识。刘小康成长于CMYK印刷四分色模式的年代,他借用了CMYK的概念去撰写此书——C for Culture(文化决定设计),M for Market(创意产业价值),Y for Youth(艺术青黄相接),K for Key(创作核心定位)。刘小康在书中分享了过去30年的创作经验,不仅包括个人创作上的转变,也包括整个行业状态的转变、香港的转变以及这些转变所带来的机遇,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设计师对于艺术的不断认知和领悟。

  设计不仅关乎创作人的意愿,更关乎整个社会和世界的改变

  刘小康说写这本书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让大家看到香港一路走来的历程。“70年代对我们来讲有很大的冲击,因为那个年代的香港比起现在更具有实验性和逻辑性,在中学念书时看展览、看文章会觉得非常激动;80年代开始,坦白说,我们有所改变,改革开放不但使人们在讨论香港身份时有所改变,在行业里面也有很大改变,因为整个市场不一样了;到了90年代,在世界潮流里出现了所谓的创意产业,这也是一种改变;到了2000年又有很多不同的事情发生。”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年轻设计师不单要看自己电脑前面的设计作品,更要看到香港的改变、世界的改变。

  刘小康曾经尝试着抽离地观察自己一路走来的轨迹,探问究竟个人与他人喜爱的创作都是什么?有哪些作品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在回顾的过程中,我发现,原来自己的创作不知不觉间已深受当年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等影响。”人们喜欢那个年代他创作的某些海报,是因为那些作品不仅能反映文化面貌,更能从中看到当时的文化人、设计师,如何利用创意去批判社会,或评价社会的改变。

  越是为老百姓做的设计,影响力越大

  刘小康的设计作品在香港广为人知,他的30年设计生涯,见证着香港设计的发展与起飞。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当属屈臣氏瓶装水水瓶设计,那个看起来赏心悦目、握着很舒服、或绿色或蓝色的水瓶,就是刘小康的代表作之一。

  这个瓶装设计的灵感源于人体,呈现出一个人体的线条。瓶子腰身的几处凹陷设计,让饮水人的手指可以握在比较舒服的地方。而设计独特的瓶盖,一方面它是完整的人体线条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它还代表着历史的记忆与传承。“这个瓶盖是个杯子,小时候我们的父母都用这种杯子喝水。”

  在刘小康看来,通过水瓶的艺术造型,商家不仅仅是在卖水,更是在卖一种生活形态,因此这个瓶装设计2002年一经推出,就得到市场的热烈反应。对于百年老店屈臣氏而言,这也是创新的、大胆的一步。从1903年开始在香港卖蒸馏水,屈臣氏一直占据市场份额头把交椅。上个世纪90年代,香港市场出现10多个品牌的瓶装水,屈臣氏的份额开始下降。但在推出全新瓶装设计后,销售开始回升。屈臣氏因此把这项设计列入其发展历史大事之一,指出这项设计为香港瓶装水市场“写下新一页”。

  “我就在想,接触到这个产品的人,如果他们都觉得它好的话,哪怕稍微好一点点,愉快一点点,这个影响力就不一样。”刘小康说,“所谓的设计影响力,越是能为老百姓做设计,影响力就越大。”

  设计产业正身处一个令人激动的年代

  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理想,内地在商业品牌、政府形象等方面,都渐渐对设计产生了很大的需求,这促使设计产业能够做得更广阔、更专业、更深入。现在我们已不仅仅在谈创意的问题,还在谈产业链的问题。设计师身处现今社会,思考要更深入,知识要更广阔,创作类型也要更跨界。但转变是很难依靠单枪匹马或几个著名设计师去迎战的。“我们需要的是与下一代分享,让他们明白现今香港乃至世界正如何剧烈地发生变化。随着全球化下许多新商业模式的诞生,他们所面对的选择,其实比我们以前更多。在他们知道自己有哪些选择后,才能周详地思考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他们愈早知道有这些选择的可能性,便能愈早知道怎样充实自己、愈早做好准备。”

  刘小康坦言,自己孩子的思考方法和讨论作品的观点就和他很不一样,“我觉得也很不错。现在香港有一些年轻人什么事情都不理,只关注自己,这有问题。我希望年轻朋友明白,我们经过什么年代,做出什么事情,不是因为我们有什么伟大,而是因为这个环境、这个时代给予了我们很多,有很多前辈做了很多事情,影响我们去做,不是光靠自己一个人的努力。”

  人们都说香港在20世纪80年代有很多机遇,但在刘小康看来,香港从来没有现在这样好的发展机遇。这些机遇带来的发展空间,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宏大。随之而来,应了解香港作为国际城市、设计中心,如何通过国际合作在亚洲市场发挥作用;另外,香港作为南中国的一个城市,又如何通过与深圳、珠三角一带的合作,打造一个与北京、上海、长三角一带不一样的设计中心。“我预测将来设计行业会有更多可能性,设计师们所面对和拥有的选择,比我过去所经历得更多。我相信只要大家能理解过去,把握将来,就能在急速的转变中做出最适当的选择。”

  (刘小康:知名设计师,靳与刘设计顾问公司合伙人,香港设计中心董事局副主席)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