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上海长江隧道55米最深点
摘要: 记者8月15日从 上海长江隧桥 的 南港隧道工程 现场看到,二号隧道盾构机已越过最高历史水位之下的55米处,这是整条隧道的最深点。截至今天上午,上行线的一号隧道已向长兴岛挺进3000米,下行线二号隧道越江 ...
记者8月15日从上海长江隧桥的南港隧道工程现场看到,二号隧道盾构机已越过最高历史水位之下的55米处,这是整条隧道的最深点。截至今天上午,上行线的一号隧道已向长兴岛挺进3000米,下行线二号隧道越江掘进2000米,掘进长度接近工程总长度的三分之一。 隧道呈“W”状已跨过55米最低点 作为世界在建最大规模隧桥结合工程的一部分,南港隧道工程全长8.9公里,分上行下行两条隧道,采用“双龙”并进的施工方式。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整个隧道象一个拉长的“W”状,采用直径15.43米的世界最大盾构机掘进施工。 南港隧道工程还创造了另一个奇迹,即盾构机一次性顶进7.5公里,为世界上泥水盾构连续施工最长的工程。记者了解到,距离隧道口60米处,南港隧道正式“下水”,盾构机从这里以千分之二十九的坡度斜向下前方挺进。掘进至最高历史水位之下55米处时,到达隧道的最深点,之后,继续“昂头”挺进。工程人员介绍,8月10日,盾构机掘进至大约1884米处时,抵达“W”型隧道的55米最低点。而另一个最低点比此处略浅,预计明年下半年到达。 按工程设计,南港隧道的55米最深处将安装一个泵房,既便于排除积水,也用于消防。 衬砌结构有5层楼高内壁管片天衣无缝 南港隧道神秘的盾构机到底长什么模样?隧道是如何造就的?带着这些市民普遍好奇的问题,记者现场走访了资深工程师孙威。据介绍,全长134米的盾构机象一艘大型工作船,解体后在隧道口井下拼装而成,最后掘进至长兴岛登陆后,再解体拆除。盾构机的船头部分就是直径15.43米的圆形盾构“钻头”,“钻头”上巨大的“刀片”在水下大力旋转,切碎的大块土质通过专门管道输出。孙威介绍,虽然力大无穷,盾构机每分钟仅掘进4厘米,每天进步12-14米。“如果掘进太快,切下的大量土块会来不及运送”。 南港隧道由巨大的环状管片拼接而成,整个衬砌结构外径达15米,相当于一个5层楼房的高度。盾构机每掘进足够的距离,工程车便运送管片至船头,以每天7环的速度“接龙”延伸至对岸。记者看到,每块管片长为2米,5个编为一组,每组印有编号。目前二号隧道中最大的管片编号为“950”号,这意味着,南港隧道下行线已掘进了超过1900米。现场工人说,隧道最前端刚刚安装好的100米管片,还没来得及印上编号。 作为隧道与长江的直接接触面,隧道管片的安装可谓天衣无缝。孙威介绍,整体浇铸的管片不仅坚固异常,拼接技术也非常高。相邻管片吊装后由手腕粗的铆钉钉牢,内部接缝精确到毫米。之后再用弹性橡胶密封条密封,保证滴水不漏。据了解,整个南港隧道内的橡胶密封垫总长度为978,570米,相当于长城长度的七分之一。 包容轻轨齐头并进外国工程师盛赞工程质量 记者在二号隧道中看到,整个隧道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宽阔的路面为设计时速80公里的下行线三车道,下层则是轨道交通的预留空间,由四米高的口字型构件拼接后,随隧桥一起蜿蜒前行。据了解,隧桥中包容轻轨为一体,公路交通、轨道交通齐头并进的工程世所罕见,目前仅有俄罗斯的一条在建隧道与之相似。 工程人员介绍,国际上成熟的盾构施工技术一般分为欧洲体系和日本体系,南港隧道工程集聚了两者之长。为了进一步了解工程特点,记者专门采访了隧桥工程法国合作方BOUYGUES公司的技术人员Michel Delarace。Michel负责指导中国工人操作盾构机,他说他们每个工作日要连续工作12到14小时,虽然辛苦,也乐在其中。记者请他对整个工程建设作个评价,这个善谈的法国工程师不由翘起大拇指,连声赞叹说“绝对一流,非常了不起,不信你们看看质量,看看质量。” 初次来沪的Michel生活还不是很适应。记者问他是否到过崇明,他摇摇头说好像太远了。明年隧道贯通之后呢,“哦,那就直接一步跨过去了”。 附:世界同类五大隧道 中国 上海长江隧道(盾构直径15.43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