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峡隧道或从平潭入口专家研讨 建成后将成为北京、福建等地通往台湾的最便捷通道
摘要: 21日,第一届海峡两岸通道(桥隧)工程学术研讨会新闻发布会在榕举行。发布会上传出消息,台湾海峡隧道的工程线路已初步确定北线、中线、南线三套方案,通道结构将从桥梁、隧道以及桥隧结合三方面进一步考虑。 ...
21日,第一届海峡两岸通道(桥隧)工程学术研讨会新闻发布会在榕举行。发布会上传出消息,台湾海峡隧道的工程线路已初步确定北线、中线、南线三套方案,通道结构将从桥梁、隧道以及桥隧结合三方面进一步考虑。 这次海峡两岸通道研讨会是第一次从工程角度进行实质性的研究。发布会新闻发言人、福建省交通协会副会长陈培健表示,这项工程具有极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旦建成,将成为北京、福建等地通往台湾的最便捷通道。 平潭或成海底隧道入口 20日开始的海峡两岸通道(桥隧)工程学术研讨会,初步定下北线、中线、南线3个方案。 北线方案为福清—平潭岛—台湾新竹线,长约122公里。该线由福清半岛小山东—平潭娘宫跨海桥梁及平潭岛至台湾新竹海底隧道组成,据专家介绍,历史上,在该路线场未有超过7级的大地震,现今地震活动性一般,仅5级左右中等地震,频度较低。 中线方案为莆田笏石—南日岛—台湾苗栗,长128公里,虽历史上无超过7级大地震,但一般有5~6级中强地震,现今地震频度略高。 南线方案为厦门—金门—澎湖—嘉义,长约174公里,也有5~6级地震,而且长度长。 大陆专家看好北线方案 陈培健介绍,中线方案城市规模较小、路网延伸不便、线路较长,不被专家看好。大陆方面的专家更看好北线方案,因北线有三大优点:一是里程较短,海面距离仅有124公里;二是海底地质结构较稳定,海平面下深度一般在40米~60米,为施工提供了可能;三是可直接连接福州与台北,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辐射作用。 而台湾方面的专家对南线方案较青睐,主要是因为他们对该路线的地质情况研究得比较透彻。目前,省交通协会和台湾中华道路协会将尽力实现南北线路方案的资料共享,最终的方案还在进一步确定中。 建桥建隧各有倾向 在架桥还是建隧道的问题上,专家们也提出了不同意见。就跨海通道工程来说,可选的结构方案主要有桥梁、隧道以及桥隧结合等方案。桥梁或隧道方案各有优缺点。 一些专家倾向建设隧道,孙钧院士是国内最资深的隧道专家之一,他就力主建隧道且应建铁路隧道而非公路隧道。 对通航水道而言,桥梁方案受制于通航净空、船舶碰撞和恶劣的自然条件,以及高大桥梁设计施工中一系列问题。而隧道方案的交通则不受制于恶劣天气,但也存在隧道中行车安全度低,在发生灾害性事故时受损面大,危及旅客安全及隧道自身安全等问题。 陈培健表示,不管选择哪种方案,都不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大的影响。 将成北京通往台湾最便捷通道 有关专家说,海峡西岸经济区位于台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之间,是3个经济区的“联接点”。目前海西经济区高速公路网规划总里程5300公里,其中,京台高速公路占有重要地位,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干线之一。据规划,京台高速公路始于北京,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通往台湾,而海峡通道(桥隧)是该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建成,将成为北京通往台湾的最便捷通道。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