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路桥 查看内容

探访青藏铁路系列一 铁路建设史上最伟大的穿越

2006-8-7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64| 评论: 0

摘要:    探访天路系列之一:传大穿越    这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一次最伟大的穿越!   青藏铁路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814公里已于1979年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新开工修建的青藏铁路格拉段东起 ...
  探访天路系列之一:传大穿越

  这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一次最伟大的穿越!

  青藏铁路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814公里已于1979年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新开工修建的青藏铁路格拉段东起青海格尔木,西至西藏拉萨,全长1142公里,途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到拉萨。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路段960公里,多年冻土地段550公里,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是全球海拔最高和最长的高原铁路。

  千百年来,有“进藏难,难于上青天”之说。

  自2001年6月29日开工建设至2005年10月15日全线铺通,这项伟大工程用事实击碎了外国人“有昆仑山在,就不可能修出铁路”的预言,破解铁路建设史上的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在地球的“第三极”上架起钢铁巨龙,前后历时五年。西藏这个占全国总面积八分之一的雪域高原,在这次穿越中结束没有铁路的历史,终使天堑变通途。

  1、青藏铁路零公里起点。
  图片一:住在青藏铁路零公里起点处附近的居民在溜狗

  从广义上说,青藏铁路的起点是青海省省会城市西宁的火车站。旅客们从西宁火车站上车,到西藏拉萨火车站下车。但从铁路里程上算,青藏铁路起点的真正零公里处却是在离西宁市区以西十几公里外,西宁火车西站往西第一个铁路道口--湟水路道口再往西约100米处。

  2、湟源峡谷--历史和现实在此处交汇。
  图片二:6月12日下午6时50分,开往格尔木的旅客列车穿过湟源峡谷

  青藏铁路从西宁出发,在世界屋脊蜿蜒近2000公里,完成了一部钢铁意志的史诗,亦刷新了一千三百多年来从陆路进藏时间的新记录。

  从唐朝文成公主徒步穿越青藏高原,到今天的青藏铁路全线建成,历经1300多年的风雨沧桑。公元641年,唐太宗派江夏王李道宗作为国舅,专程护送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双方结为甥舅之邦,揭开了唐蕃友好历史的新篇章。据说,当年护送文成公主出嫁的马队从长安出发,沿着唐蕃古道进藏,用了近3年的时间才抵达拉萨。青藏铁路开通后,开行的列车有特快及旅游专列等车型,最快的从北京到拉萨只需48小时。

  在离青海省西宁市区以西40多公里的湟源峡谷,我们找到了历史和现实的交汇之处。四条并行向前的大S线横列在峡谷中。最右侧的是唐蕃古道,它古老的面目现在已为黑色的柏油所覆盖。紧挨在它左侧的是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火车从西宁出发,将以全新的速度通向离天最近的地方。铁路左侧是的湟水河,在强烈的逆光中闪耀,尤如一条白练,高悬在它们左上方的是西宁到青海湖的高速公路。四条S线中湟水河最宽也最醒目,它从前方湟源县一路向东,流经湟中县、西宁市最后进入甘肃地界,在兰州附近汇入黄河。人们称由黄河与湟水冲出的狭长的河谷为河湟谷地。

  3、青海湖--青藏铁路经过的第一个国家AAAA级景区。

  图片三:一辆货车从青海湖畔隆隆驶过,青藏铁路客车开通后,乘客们可以坐在火车上观赏青海湖的风光

  6月13日,一辆货车从青海湖畔隆隆驶过,青藏铁路客车开通后,乘客们可以坐在火车上观赏青海湖的风光。

  4、戈壁滩上的城市--格尔木。
  图片四:格尔木火车站
  格尔木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位於柴达木盆地南端,南临昆仑山脉,北临察尔汗盐湖,海拔2780米。它是一座1954年建政的新兴城市,辖区总面积13.54万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26平方公里,人口20万。当年是作为青藏公路中继点而新建设的城市。如今是青藏铁路一期与二期的交叉点。

  5、南山口站--青藏铁路的新起点。
  图片五:南山口站

  离格尔木市30多公里处是青藏铁路南山口站,它是青藏铁路一期西宁到格尔木段旧轨和二期格尔木到拉萨新轨的联接点,可谓青藏铁路的新起点。

  6、纳赤台无人站。
  图片六:纳赤台无人站

  过了南山口站之后沿着青藏铁路线西行40多公里,就到了纳赤台站,纳赤台站是一个无人站,海拔四千多米,著名的昆仑泉即发源于此。

  7、青藏铁路第一高桥———三岔河大桥。
  图片七:三岔河大桥
  从昆仑山北缘的纳赤台上行15公里,一座雄伟的大桥拔地而起,像巨人的双臂托起飞驰而来的列车。这座大桥就是青藏铁路沿线最高的大桥———三岔河大桥。

  小南川和野牛沟会合处海拔3800米,冲积地层形成的峡谷,犹如利斧将一座高山从中劈开。三岔河大桥就矗立在这段峡谷之中,大桥两端悬架于地势陡峻的山崖之上。三岔河大桥全长690.19米,桥面距谷底54.1米,是青藏铁路全线第一高桥。它共有20个桥墩,其中17个是圆形薄壁空心墩,墩身顶部壁最薄处仅有30厘米。

  8、昆仑山口站
  图片八:昆仑山口
  昆仑山,耸立在格尔木市南面,古书载昆仑山是玉龙腾空之地,素有亚洲脊柱之称。昆仑山口属多年冻土区荒漠地貌,地质系古代强烈侵蚀的复杂变质岩所构成,间有第三纪沉积物构成的丘陵低山和丘垅。山坡谷地生长梅、虎爪耳草、等高原冻土荒漠野生植物。

  9、可可西里(上)--和谐相处
  图片九:一名守护铁路大桥的保安与黄羊和谐相处
  青藏铁路穿越的我国最大“无人区”之一——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北有昆仑雪山,南接唐古拉山,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可可西里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山梁”,也被称为“美丽的少女”。

  可可西里素有青藏高原“动物王国”的美誉,动物资源的特点是种群大、数量多。这里栖息着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雪豹、棕熊等高原珍稀野生动物,蓝天白云下飞翔着金雕、黑颈鹤、大天鹅等鸟类,湖中游动着裸腹叶须鱼等鱼类,这些均为青藏高原特有物种。

  在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年到了5月底6月初,成群结队的临产藏羚羊从保护区东部向腹地卓乃湖、太阳湖一带大规模迁徙产仔,数万只母藏羚羊在湖畔集中分娩,场景十分壮观。

  青藏铁路开工建设以来,对高原生态环境的保护给予高度重视。为了保障可可西里等地的藏羚羊自由迁徙,青藏铁路建设者在沿线专门设置了33处野生动物通道。建设动物通道,这在我国铁路工程建设史上尚属首次。从2004年以来,可可西里藏羚羊开始逐步适应青藏铁路动物通道。

  据了解,可可西里管理局每年在藏羚羊迁徙期间都要组织清障、护航行动,保护队员和环保志愿者在有关部门配合下到公路沿线拦车,为藏羚羊迁徙让道,使来往于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的临产藏羚羊有了一定的安全感,逐步适应了青藏铁路留给它们的通道,从而减少了在铁路附近徘徊犹豫的时间。

  10、可可西里(中)--寻找通道
  图片10:在青藏铁路边寻找动物通道

  11、可可西里(下)--清水河大桥,最长的动物通道<、b>
  图片11:清水河大桥,长11.7公里,可可西里最长的动物通道

  12、风火山隧道<、b>
  图片12:风火山隧道
  图片13:风火山
  “世界第一高隧”――风火山隧道轨面海拔标高4905米,,全长1338米,比秘鲁铁路的海拔最高点4817米高出88米,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永久性冻土隧道。

  13、沱沱河长江源大桥
  图片14:沱沱河长江源大桥
  长江源头的第一座大桥--长江源特大桥,全长1389.6米,共有42孔。桥址所在的沱沱河流域是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中心地带的大河融区,兼有冻土及融区的双重特性。

  14、唐古拉山口观光站台
  海拔5068米的世界最高火车站――唐古拉车站。

  唐古拉车站综合楼占地近400平方米,坐南面北,整体造型酷似一个大写的“人”字或一只展翅向上飞翔的雄鹰,外墙用具有藏族传统建筑风格的白色、朱红色等粉刷一新。综合楼顶部中段伸出去部分,从上向下并排书写着黄底红色的汉藏文字——“唐古拉车站”。

  15、错那湖车站(上)
  据悉,青藏铁路将在全线打造旅游观光车站,而错那湖车站就建设在美丽的错那湖边,成为全线最亮丽的旅游观光车站之一。

  海拔4650米的高原淡水湖——错那湖位于藏北草原安多县境内,面积400多平方公里。它是当地藏族群众心目中的“神湖”,发源于此的怒江、联通河、那曲河养育着沿岸的各族儿女。在一望无垠的草原和蓝天白云的衬托之下,“神湖”显得分外美丽。湖中水产丰富,吸引了黑颈鹤、天鹅等国家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湖边宽广的草场则是藏羚羊和黄羊的家园。

  而正在建设的错那湖观光车站坐落在错那湖东岸,距错那湖仅20米,近在咫尺,矗立站台即可近距离饱览多姿多彩的湖光山色。

  16、错那湖车站(下)
  图片15:错纳湖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