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今天全线大贯通
摘要: 青藏铁路,她是一条寄托了几代人希望的铁路,她是一条离天最近的铁路,她也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2005年10月15日,这条冠有多项世界之最,可与万里长城相媲美的铁路巨龙将在拉萨全线贯 ...
青藏铁路,她是一条寄托了几代人希望的铁路,她是一条离天最近的铁路,她也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2005年10月15日,这条冠有多项世界之最,可与万里长城相媲美的铁路巨龙将在拉萨全线贯通,这也标志着西藏将结束不通铁路的历史。青藏铁路预计将于2006年7月全线试运行。 直通世界屋脊 创造禁区神话 三大原因 进藏铁路首选青藏线 我国在建设进藏铁路时,有关方面的专家对进藏铁路提出了四个方案,分别为:青海至西藏的青藏线、甘肃至西藏的甘藏线、四川至西藏的川藏线和云南至西藏的滇藏线。那么,进藏铁路为何首选青藏线呢? 据青藏铁路总体设计师李金城介绍,青藏铁路与其他几条进藏铁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首先,青藏铁路建筑里程最短。青藏铁路早在1979年就已经完成了青海省境内西宁市至格尔木市全长845公里的第一期工程。其次,青藏线投资额小,由于青藏线的里程短、地形缓、桥梁隧道少等优势特点,投资额为4条进藏线中最少的一条。另外,青藏线工期也最短,建成后基本能够常年通车。 动物通道 保障野生动物的迁徙 青藏高原是我国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为了不影响野生动物自由迁徙,青藏铁路建设单位在沿线建立了33个野生动物通道。 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指挥长黄弟福说,在青藏铁路设计时,为了不影响野生动物的生活和迁徙,对于穿越可可西里、羌塘等自然保护区的铁路线,尽可能采取绕避的方案;同时,根据沿线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迁徙规律等,在相应的地段设置了野生动物通道,以保障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迁徙和繁衍。建设野生动物通道,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还是首次。 填补空白世界三大难题被攻克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我国科技人员和铁路建设者在历时4年多的施工中攻艰克难,填补了国内铁路建设领域多项技术空白,创造了诸多中国第一。 青藏铁路建设面临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青藏铁路建设者在破解三大世界性难题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青藏铁路建设创造了人类制氧史上的一大奇观。沿线建立了17座制氧站,4万名职工每人每天平均强制性吸氧不低于2小时,沿线配置了25个高压氧舱。 青藏铁路穿越550公里的多年冻土地区。专家们创造性的采取了解决冻土施工难题的相应对策,青藏铁路堪称冻土工程的“博物馆”。 青藏高原是世界巨川大河的发源地,生态环境原始、独特而脆弱。青藏铁路在设计时就注意尽量减少对生态的影响,在自然保护区内,铁路线路遵循“能避绕就避绕”的原则进行规划。青藏铁路建设用于环保的投资大约11亿元。 (新华) 据《兰州晨报》报道,从勘测设计道开工建设,前后经历了半个世纪,被称之为“钢铁天路”,备受世人瞩目的青藏铁路将于10月15日在拉萨火车站举行贯通典礼仪式。 4年多艰苦奋斗 青藏铁路格拉段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市,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纳曲、当雄、羊八井、到达拉萨。 青藏铁路的建设始于1958年9月,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于1978年8月完工,全长815公里。青藏铁路新线格尔木至拉萨段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数万名铁路建设者经过4年零4个月的艰苦奋斗,于10月15日在拉萨火车站铺下最后一根铁轨,这意味着青藏铁路将全线贯通。 第一条环保铁路 据了解,这条处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被称作“钢铁天路”的新线格拉段全长1142公里,有960公里的海拔高程在4000米以上,其中550公里的地段穿越高原常年冻土地带。其最高点位于海拔5072米,常年白雪皑皑的唐古拉山垭口,被誉为“离天最近的铁路”和“世界上最高的铁路”,同时因其独具特色的环保设计和建设,也被称之为中国第一条“环保铁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