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路桥 查看内容

上海从此直接“上海” 记东海大桥全线贯通

2005-5-26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727| 评论: 0

摘要: 上海从此直接“上海”--写在东海大桥全线贯通之际   25日上午11时许,上海市市长韩正宣布:我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跨海大桥东海大桥实现全线结构贯通。全长32.5公里的东海大桥,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工程洋 ...
上海从此直接“上海”--写在东海大桥全线贯通之际

  25日上午11时许,上海市市长韩正宣布:我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跨海大桥东海大桥实现全线结构贯通。全长32.5公里的东海大桥,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工程洋山深水港与上海陆域的唯一通道。
一桥连海陆,天堑变通途,至此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建设转入关键阶段,随着11月份大桥正式通车,洋山深水港的开港试运行指日可待。

  上海从此直接“上海”

  说起来人们不会相信,上海这个东方大港,其实并没有直接濒海的港口。位于黄浦江和长江口的上海港,在一定程度上还只是一个“河港”,而非“海港”——名虽上海,实未“上海”。

  多少年来,加快建设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上海,期盼有深水港。没有濒海的深水港,“江河时代”的上海港,永远难以摆脱航道和泊位水深不足的“先天不足”,大型全集装箱船挂靠上海港,只能减载进港。

  按国际公认标准建设的国际枢纽港,应具有发达的航运市场、充沛的物流、众多的航线,具体条件是具有15米以上水深的深水航道和深水港区,国际直航干线200条以上,能接待主干线上的主流船型,每周处理200艘以上集装箱船舶的能力等。

  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顺应世界经济和国际航运发展的新趋势,根据中国经济现状和发展战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其中,洋山深水港区建设又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而东海大桥作为洋山港区连接上海陆地的唯一通道,如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一大“动脉”,在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启动时,东海大桥工程也同步建设。

  东海大桥起始于上海南汇区芦潮港,北与沪芦高速公路相连,南跨杭州湾北部海域,直达浙江嵊泗县小洋山岛。气势恢宏的东海大桥,一头挑起“东海明珠”的洋山岛,一头连接上海南汇的海港新城和物流园区。一招棋活,全盘皆活,公路、内河、海运、铁路及浦东空港在这里相连,多式联运,运输效率大为提高。

  东海大桥的贯通,改写了上海不“上海”的历史。碧海滔滔,一桥飞架,从上海至东海上的洋山港30分钟就可直达。上海,将名归实至,这个东方大港也将由“江河时代”迈入“海洋时代”!

   海天一色的东海大桥

  2002年6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的东海大桥,与海天共一色,是一座以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新的工艺建设的以蓝色为基调的大桥。大桥长32.5公里,陆上段约3.7公里,芦潮港新大堤到大乌龟岛之间跨海段长25. 3公里.大乌龟岛至小洋山岛之间的港桥连接段约3.5公里,全桥设5000吨级单孔双向主通航孔一处,通航净高40米。

  海天一色的大桥,凸现时尚之风。桥的两侧全线采用蓝色LED发光二极体照明灯,勾画出桥的轮廓,远在10公里以外就能看到。设计者说,灯光照明为了用于海上警示。蓝色是海洋的主题色,大桥通体透亮的蓝光映衬海洋的雄壮之美。

  海天一色的大桥,浓缩科技精华。建设东海大桥缺少现成的海上桥梁施工规范与工艺标准,科技人员经过科技攻关解决了海上大桥的防腐、超大体积混凝土箱梁预制和吊装、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定位打桩等一系列难题。

  海天一色的大桥,经受安全考验。两座高159米的主塔耸立在海中,呈雄伟的“人”字型。主塔创造了海上大体积混凝土浇注的国内最新纪录,并成功地经受了“蒲公英”、“云娜”两次大台风的袭扰。主塔的支撑192根极长的钢缆如同有力的臂膀,拉起了桥面。这些钢缆都是国产的。

  海天一色的东海大桥,还是一项环保工程。由于大桥建在海上,处于海上盐雾的常年包围中,防腐对于大桥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设计技术人员经过专题研究。对海水中部分,采取包裹玻璃钢外加环氧层措施;对承台和立柱等结构加大保护层厚度,对钢结构采用重防腐涂料外加牺牲阳极的防护办法。同时,建设者巧妙地采用了工业废料浇注混凝土,用粉煤灰、矿渣微粉工业废料添加等技术,改善了混凝土的性能,确保了大桥是“大海之友”,让桥与海共呼吸!

  填补我国桥梁建筑史空白

  孤岛、平台、桥洞;台风、寒暑、巨浪。

  东海大桥的建设者们在极其艰苦的海洋环境下,搏击风浪,完成和提前完成了预定的工程进度。“如果把东海大桥工程项目的建设比喻为登山,我觉得大桥今天能够实现结构贯通,基本上就意味着登顶了吧!”东海大桥项目设计负责人之一,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卢永成说。

  他告诉记者,东海大桥建设,是我国自主进行的桥梁建设首次成功地跨出外海,这“不仅填补了我国建筑史上的一项空白,也将为此后将要相继展开的杭州湾、青岛湾等跨海大桥的建设探索了一套经验”。

  据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的专家介绍,东海大桥,作为在外海建设的一座跨海大桥,在我国是史无前例,没有现成的桥梁建设规范标准可以参考,一切全靠自己摸索。比如此次桥梁建设中采用的“陆上预制、海上吊装”的做法,“多少也有些被逼无奈的成分在里面,但这一定会是今后国内海洋大规模工程的发展方向。”卢永成副总工程师说。

  卢永成介绍说,所谓“陆上预制、海上吊装”,是指箱梁(桥面板)、桥墩、承台等大型混凝土及钢筋物件,全部都在离洋山岛往东南方向约8海里的沈家湾预制场事先浇筑好,然后再通过重型浮吊,将其安放、拼装至相应位置。这种被卢永成称为“干施工”的做法,在我国桥梁建筑史上还是头一回使用。但显然,这已经成为一项填补了空白的经验。大桥桥面按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基准期100年,这就意味着这座桥在100年内结构混凝土中钢筋不生锈或钢结构表面不锈蚀,能够保证安全使用。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桥因海而生气势,海因桥而添活力。2005年5月25日,在东海与上海之间,贯通的是桥,更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康庄大道!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