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高质量施工监控理论与实践”通过鉴定
摘要: 珠江三角洲雄伟的番禺大桥和有“中国第一跨”美誉的崖门大桥举世瞩目。可这两座大桥靠什么理论技术来支撑呢?华南理工大学城市建设研究中心完成的“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 斜拉桥 高质量施工 监控 理论与实践”项目鉴 ...
珠江三角洲雄伟的番禺大桥和有“中国第一跨”美誉的崖门大桥举世瞩目。可这两座大桥靠什么理论技术来支撑呢?华南理工大学城市建设研究中心完成的“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高质量施工监控理论与实践”项目鉴定会日前举行,回答了这一命题。 据介绍,该项目用于监测斜拉桥施工全过程的结构状况、调整和确定各个节段的施工数据、控制施工误差,确保施工安全并实现设计意图。项目组通过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施工过程的仿真分析、现场监测、参数识别与调整等方面的施工监控核心技术的研究,提出了完整、具有深厚理论基础、可操作性强的施工监控全套方法与技术流程,能有效地提高施工监控的控制精度。 由方秦汉、容柏生、周福霖院士等来自大桥勘测设计、建筑设计、工程抗震、交通、市政工程设计、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领域的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该研究成果技术可靠、先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可以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的成功建造提供有力的保证,相关技术经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后还可以施工指南的形式应用于斜拉桥施工中,进一步提高斜拉桥的建造水平,有关成果也可用来制定斜拉桥施工监控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