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峰简介: PEP设计(北京)工社创始人、创意总监 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作为中国家居设计品牌联盟(CFDBA)的创立人之一,在家居设计领域有着广泛的号召力。调侃的“后当代寓言”成为始终贯穿其设计作品的风格主线,善于用艺术的方式从事功能物品的多元设计,作品视觉外观和由此带来的随意感给人轻松的体会。在他的眼中,思想应以另一种面貌、更生动的气质呈现,以设计来解构、反思传统和流行文化。简单的家具,在他的手里被焕发出层层反思意味。 “山水间”作品概念: 繁杂的都市生活留下的,是喧闹、拥挤与飞速变迁的以及。我喜欢逃离城市,在山水间安然消磨时光。但忙起来的时候,那就成了一件无比奢侈的事。惦念中突然发现,我也喜欢雨中的城市,一个人坐在不太拥挤的角落体会,她优雅而充满细节。模糊雨丝中,我看见了山水!原来它不只在郊外,更在你我的想象是之中。作品“山水间”提醒置身城市中的你我,去细细品味隐含于城市中的完美意象世界,有山、有水、有呼吸……掀开布帘走过去,体会下“穿山越水”灯光节。 先进性描述: 城市化速度加快,我们与自然的距离日渐加大。有时候,我们应该停下来,让自己融入自然,亲近自然。
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创作的经历吗? 记得,三岁的时候在院子里面用泥巴做了一只手枪,晒干了还玩了好久……印象中它很精致。 平时对光的感受是什么?可以谈谈对光最深刻的一次经历或感受吗? 我很喜欢光,无论是自然光还是灯光。对我而言,光有着无穷的表现力和丰富的视觉属性。说到对光深刻的经历有很多,最近比较有印象的应该是751动力广场的国际电子音乐节,白日里静谧而具有时间感的老机器群,在灯光的塑造下时尚而充满视觉张力。 在以往的设计中,有没有特别的经历是跟“光”有关的? 有的,在我的室内设计作品中会有很多光的运用,很早的时候也做过光的装置,但只是兴趣而已。 有没有为了这次灯光秀特别去体验光? 有的,因为我想通过光透过布上切开的缝隙,营造雨的感觉,所以在黑暗的房间里面,用很多光源做过实验,来体会作品最终的氛围。 作品是先有了对光的灵感,还是先有作品的轮廓,然后跟光结合起来?作品要与光结合起来,觉得难吗? 是先有了对光的灵感,再有体现的方式。坦诚的讲不是很容易,对于不是经常做灯光设计的我而言,要花很多精力去理解光的属性并且把控它的变化。 你觉得把光掌控起来,是你想象中的那样吗? 不是的,有些感觉和想象的比较接近,但是大多会因为环境产生不可预期的效果,但这正式吸引我的地方。 最后有做出一些调整吗?达到你想像的效果了吗? 做了两次调整,因为时间的关系,和我想象的效果还差一些,光的色温和照度都有一点遗憾。 这次跟光的亲密接触过程中,最深刻感受是什么? 最深刻感受是光会赋予作品以灵性,也会丰富它的性格属性。 有最喜欢的设计师或者艺术家吗?对你的创作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很喜欢Tokujin Yoshioka (吉冈德仁),欣赏他的原因就像吉冈德仁自己所说“想用一种简单的方式给人们惊喜……”,事实上他的确做到了。他让普通的材料变得有趣,让有趣的材料变得更加有趣……他的作品使我更加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奇迹”。 你认为,光应该给人带来什么感觉是最好的? 照明设计早已解决了功能层面的问题,在此前提之下,我认为光应该给人“梦”的感觉,打开人们的想象世界。 喜欢用光表达作品吗? 当然是的,我会不断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