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斥资4000万10年建“废港” 监理形同虚设
摘要:近日,海南省东方八所中心渔港深陷“审计风暴”。作为农业部批复的省重点项目,从批复到现在历时近10年,在政府投资3600多万元后,“新渔港”尚未投入使用就已经成为“废港”。海南省审计厅的审计显示,该项目在招投标、施工、监理、验收等环节暴露出的乱象触目惊心。 渔港“大瘦身”,施工方称审计外行 在海南省审计厅的报告中,“项目工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是导致项目成为“废港”的首要原因。 一系列偷工减料数据让人震惊:防波堤的胸墙混凝土强度大幅度低于设计强度;水平段的平均厚度仅有28厘米,而设计厚度为60厘米;内侧护面厚度平均值仅有38厘米,而设计厚度为70厘米。 中国水产广州建港有限公司是防波堤的施工单位,该公司法人代表施忠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审计人员是“外行”。 八所中心渔港的建设业主单位是东方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根强告诉记者,经手该项目的公司前两任负责人均因其他腐败案件已入狱。 监理形同虚设,企业“被投标” 海南省审计厅发现,渔港监理单位海南水运工程监理所监管不到位,个别监理人员与施工单位相互勾结,弄虚作假,降低工程质量。 更令人称奇的是,台风被东方市有关部门当作“废港”的借口。2011年10月,防波堤出现坍塌。东方市组织有关部门作出鉴定,称防波堤出现坍塌是由于台风“纳沙”及“尼格”引起的风浪破坏力超出防波堤承受能力造成的。 但海南省审计厅的审计表明,台风并非损坏防波堤的根本原因,“不按设计施工、偷工减料、施工监理不到位才是防波堤存在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海南省审计厅还发现,八所中心渔港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竞争对手”成了“自家人”,业主甚至直接为投标单位交投标保证金等串标围标现象。 但“废港”事件可能远不止串标围标那么简单,多家牵涉其中的监理、施工、测绘企业向海南省审计厅反映他们根本没有参与该项目投标,而是被冒名顶替“被投标”“被测绘”。 推进政府决策科学透明 目前海南省纪委已介入调查东方八所中心渔港问题。渔港修复还是重建仍在论证中。然而,政府投资造成巨大的浪费和损失已成为事实。国家行政学院竹立家教授说,近年来公共工程领域的腐败问题层出不穷,工程腐败成为最大的腐败之一,根本原因是政府投资过程中,乱决策和决策不科学所致,由此造成的政策性浪费甚至大于三公消费。 “如果不高度重视工程领域腐败,虽然各地投资建设速度很快,但将带来很大的隐患。”竹立家说,如果决策过程和程序不改,类似的塌桥事故、烂尾问题可能还会继续发生。 专家建议,遏制公共工程的腐败问题,最根本的是推进政府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公开透明、民主参与。 |
会员评论